方言趣話:貓兒匿
文圖/文化信使 吳歌(遼寧錦州)
守地而獵,謂之“狩”。狩,不是固守,而是伏擊。
“誰是伏擊高手 獅子 尼羅鱷 豹型海豹”?——央視網(wǎng)《動物世界》(20130825)視頻標題。
人類最容易見到的伏擊高手,理應(yīng)是貓科動物的“科長”——貓。因此,東北話用“貓”指稱“埋伏”或“躲藏”。
人,躲藏,叫“貓起來”;女人,坐月子,叫“貓下”。貓下,前字重音,后字輕聲。
躲到家里規(guī)避苦寒,叫“貓冬”;捉迷藏的游戲,叫“藏貓貓兒”。
咿呀學語的嬰兒,最早接受的游戲啟蒙,少不了簡單易行且饒有樂趣的“藏貓貓兒”。受到嬰兒語言能力的限制,父母要把“藏貓貓兒”減省成單音節(jié)的“貓兒”。
用大手帕蒙住自己的臉或玩具。母親問“在哪兒?”在孩子尋找時,突然拉掉手帕露出笑臉并叫一聲“貓兒”,逗孩子笑。然后將大手帕蒙住孩子的臉,讓他學著將手帕拉開,大人們高興地叫一聲“貓兒”,全家人開心地笑起來。寶寶都很喜歡這個游戲,他會學著用手帕、衣服、被單蒙住自己反復地同大人玩,而且學著發(fā)出“貓兒”的聲音,這個游戲使大家都很快樂。——親親寶貝網(wǎng)(20120528)《嬰兒的啟蒙教育,您了解多少?》。文章說,讓寶寶理解暫時看不到的事物仍然存在,要設(shè)法去找它,是游戲的目的。游戲的前提,是在嬰兒“認識父母之后”。
親親寶貝網(wǎng)文中“貓兒”的語義,并非局限在“貓”字本身,而是囊括“藏貓咪”的全部。母親突然一聲“貓兒”,顯然是在告訴嬰兒:這就叫“藏貓咪”。所謂“藏貓咪”,應(yīng)為“藏貓貓”之別稱。
母親突然的一聲“貓兒”,發(fā)生在隱形之后現(xiàn)形之時?,F(xiàn)形時有聲,隱形時無聲。嬰兒與母親反復地玩,有聲的“貓兒”與無聲的隱形,交替進行。
當親子游戲的“貓兒”,延伸到成年人的社會行為中,隱形之舉便固化到“匿”字上,“貓兒匿”一詞在北京話里悄然面世。
北京方言詞“貓兒匿”的理據(jù)難明,致有外來譯音詞一說,但它實際是漢語諧音趣難詞。“貓”是“卯”的諧音,隱實示虛,由固定義而指隱藏,與“匿”復說,也就是北京方言“貓冬”中的“貓(卯)”。——劉瑞明《“貓兒匿”的妙趣——兼辨絕非外來詞》(甘肅高師學報》 2002年06期)。
“貓兒匿”,在行為的全過程中,語義偏向“匿”。“貓兒”,囊括隱形和現(xiàn)形;“匿”,強調(diào)“貓兒”中已有的隱形。
“貓兒匿”,應(yīng)該“絕非外來詞”,卻不應(yīng)該是“卯兒匿”的別寫。卯,似無“埋伏”或“躲藏”之義;“由固定義而指隱藏”之說,似乎也需要商榷。
既為諧音趣難詞,“貓兒匿”之“貓”,似乎也不應(yīng)該作“卯”。倘若以“卯”代“貓”,諧音還在,難度還在,趣味何存?
小鏈接吳歌,曾用名吳戈。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高級經(jīng)濟師。錦州市“最佳寫書人”。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錦州方言”代表性傳承人。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語言學會會員,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業(yè)攝影協(xié)會會員。金融專業(yè)論文和業(yè)余攝影作品,曾在全國比賽中獲獎。散文《丁香雨》入選慶祝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成立七十周年《賽努呼和浩特系列文集·散文集》。出版專著《東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參加編著《人文錦州·民俗風情卷·錦州方言》(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9年)。
[編輯 雅賢]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0222/202002220902453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