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努魯兒虎行》系列之二十五:二胡的故鄉(xiāng)(譚國武)

摘要:二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猶如小提琴之于歐洲人。不過,二胡并不是中原的產(chǎn)物。

編者按

  從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譚國武在朝陽日報社工作期間,懷著對家鄉(xiāng)文化的摯愛,漢書掛角,背起行囊,開啟了行走和撫摸遼西山川的腳步,并撰寫了《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勢而言,努魯兒虎山就像燕山山脈和大興安嶺山脈之間的一個大大的繩結(jié),把各種朝向的諸多山脈扭結(jié)在一起,同時,依傍這個巨大的“中華結(jié)”,誕生了三條大河,即向東的大凌河,向北的遼河(老哈河)和向南的灤河(青龍河)。由此,把中原與北方、東北、東北亞地區(qū)諸少數(shù)民族及其文化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

  《努魯兒虎行》從2006年1月在《朝陽日報》發(fā)表第一篇《努魯兒虎——我們的父親山》,到2007年3月發(fā)表第三十七篇《黃花灘建州古城》,其間,凌源市、喀左縣、朝陽縣地界基本走完,建平縣、朝陽市區(qū)也完成大部分采訪任務(wù),后因作者工作調(diào)動而擱筆。

  現(xiàn)在本網(wǎng)發(fā)表《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讓更多網(wǎng)友了解朝陽,認識朝陽,從而提升朝陽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朝陽良好形象。

《努魯兒虎行》系列之二十五

二胡的故鄉(xiāng)

文圖/譚國武(遼寧朝陽)

  二胡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猶如小提琴之于歐洲人。不過,二胡并不是中原的產(chǎn)物。二胡的祖先是“奚琴”,又稱“胡琴”。早在唐朝時期,奚人用竹片夾在兩弦之間磨擦而發(fā)音,聲韻鏗鏘。在民間流傳過程中,它的形制不斷得到改進,至晚在元代已有了馬尾作弓拉奏的“胡琴”。

  奚的全稱叫庫莫奚(或厙莫奚)。有人說:“奚族,一個古老的民族,一個與契丹唇齒相依、共為始終的民族,在中國的歷史上頑強地生存了1000余年,同契丹一起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遼文化。由于其處于臣屬的位置,被光芒萬丈的契丹人掩蓋了。”

  庫莫奚族稱始見于公元388年(北魏登國三年),然而這一稱號的出現(xiàn),應(yīng)在4世紀中葉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書上有了不間斷的記載,直到13世紀其族名才消失,前后存在近千年。

  庫莫奚族源出東胡,為鮮卑宇文部之后,與契丹本是“異種同類”,北魏登國年間與契丹分離后,各自形成為一族。據(jù)《魏書·庫莫奚傳》載,“(庫莫奚)初為慕容元真所破,遺落者竄匿松漠之間。”松漠為今翁牛特旗以西的松林和今翁牛特旗以東的沙漠之合稱。則可知,奚人早期活動區(qū)域應(yīng)在松漠之南,即今天的努魯兒虎山周圍地區(qū),或者說,是今天朝陽市、赤峰市交界地區(qū)。因此才有“竄匿松漠之間”的說法。

  北魏登國三年(388年),魏太祖在弱洛水(即西拉木倫河)以南的一次軍事行動中,就獲奚人部落馬牛羊豕十余萬,可見其部族當時已具相當規(guī)模。奚人逃離家園后,仍與中原王朝保持密切往來。據(jù)《晉書載記·馮跋》記載:“庫莫奚虞出庫真率三千余落請交市,獻馬千匹,許之,處之于營丘。”此為公元409年至420年間事,當時庫莫奚處于北燕之北,故向燕請交市,馮跋許之,將交市地點設(shè)于營丘(今朝陽市)。當時,庫莫奚人活動區(qū)域的南部是營州、安州,北魏時期營州即今朝陽市,安州在河北隆化,分別位于大凌河及灤河流域,地處東北與中原地區(qū)的重要交通道路上,歷史上奚、契丹人與中原地區(qū)的往來幾乎都通過這兩條道路實現(xiàn)。北魏時期一度有過“奚與安、營二州邊民交錯居住”(《魏書·庫莫奚傳》)的歷史。

  到隋代時,省去庫莫,單一的“奚”字就成了族稱。此后,有關(guān)奚人內(nèi)附中原王朝的記載越來越多。唐中葉前,奚最盛,當時奚與契丹并稱為“兩蕃”。貞觀二十二年,唐以其地置饒樂都督府,并封其首領(lǐng)可度者為都督、樓煩公,賜姓李。奚王牙帳設(shè)在土河(即吐護真水)上游, 即今內(nèi)蒙古寧城西大名城(遼時圣宗于此建中京)。以5部為5州,以其各部的首領(lǐng)為刺史,屬饒樂府,受營州都督府(治今朝陽市)節(jié)制。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奚與契丹同背唐,附突厥。開元三年(715年)復(fù)來附唐。唐玄宗封其首領(lǐng)李大酺為饒樂郡王,以宗室女固安公主妻之,大酺薨,冊封其弟魯蘇為奉誠郡王,以東光公主妻魯蘇。后又封李延寵為饒樂都督、懷信王,以宜芳公主妻之。宜芬公主美而才,從長安遠嫁李延寵,當護送的隊伍到達虛池驛時,公主不禁黯然心傷,寫下了《虛池驛題屏風》一首:

  出家辭鄉(xiāng)國,由來此別難。圣恩愁遠道,行路泣相看。

  沙塞容顏盡,邊隅粉黛殘。妾心何所斷,他日望長安。

  唐中葉以后,契丹日強,奚勢轉(zhuǎn)衰,終被契丹所役屬。唐末,為了逃避契丹的剝削壓榨,一部奚民在首領(lǐng)去諸率領(lǐng)下背離契丹,西遷媯州北山內(nèi)附,別稱西奚,州治在今北京市延慶縣,如今著名的“古崖居”即西奚遺址。歷史上遂有東奚、西奚之分。東奚大多散居在琵琶川及其周圍地區(qū)。琵琶川即今喀左縣大城子,遼時于此置利州。據(jù)《遼史》記載,當時,東奚人窈爪部、楚里部、遙里部等族人主要居住在利州、潭州、興中府(治今朝陽市)等地。潭州具體位置不詳,但據(jù)《遼史》所記遙里部“居潭、利二州間”及所轄龍山縣可知,其地與利州鄰近,在今喀左縣南公營子一帶。公元1162年金世宗在鎮(zhèn)壓這次起義時,對堅持反抗的奚人采取了極其野蠻的辦法,“盡殺其男子,以其婦女童孺分給諸軍。”金代以后,再不見歷史上有奚人活動的記載。

  “奚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胡琴聲。”歐陽修有詩云:“奚琴本出奚人樂,奚虜彈之雙淚落。”在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中,亦有詩記載:“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云中雁,歸雁如今不寄書。”宋代音樂理論書籍《樂書》也有關(guān)于奚琴的記載:“奚琴本胡樂也,出于弦鼗而形亦類焉,奚部所好之樂,蓋其制,兩弦間以竹軋之,至今民間用焉。”進入元代,胡琴又進行了改進,琴筒用蟒皮蒙面,蟒皮因特殊的組織構(gòu)成,具有強度大、受氣候影響小、色澤鮮明等特點。到了明代,胡琴又有所發(fā)展,在明佚人繪《鱗堂秋宴圖》中,琴弦上已出現(xiàn)了“千斤”。明代以來,胡琴類的樂器種類繁多,隨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地方戲曲和民間音樂的蓬勃發(fā)展,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

  在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進程中,胡琴已由單一樂器種類分化為幾十種,常見的有二胡、京胡、板胡、高胡、墜胡等。胡琴這種具有東方神韻的樂器,深深植根于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中,吟誦著每個歷史時代的旋律。在長期的民族融合過程中,原來弓弦中的竹片換成了馬尾,使琴聲更加悠揚,但馬尾的保留,還能隱約可見原來北方游牧民族的烙印。

 ?。ù宋陌l(fā)表于2006年11月23日《朝陽日報》)

小鏈接
  譚國武,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退休教師,朝陽市國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愛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陽日報》、《遼寧日報》、《滿族研究》、《理論界》、香港《大公報》等各類報刊發(fā)表相關(guān)文章20多萬字。曾參與《遼寧文化通史》的纂寫工作,在《朝陽日報》社工作期間,采寫《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