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努魯兒虎行》系列之三十四:巍巍古塔 悠悠昭蘇(譚國武)

摘要:雙塔寺,位于朝陽縣木頭城子鎮(zhèn)政府所在地東20里鄭杖子村,俗稱昭蘇溝里的雙塔山上。

編者按

  從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譚國武在朝陽日報社工作期間,懷著對家鄉(xiāng)文化的摯愛,漢書掛角,背起行囊,開啟了行走和撫摸遼西山川的腳步,并撰寫了《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勢而言,努魯兒虎山就像燕山山脈和大興安嶺山脈之間的一個大大的繩結(jié),把各種朝向的諸多山脈扭結(jié)在一起,同時,依傍這個巨大的“中華結(jié)”,誕生了三條大河,即向東的大凌河,向北的遼河(老哈河)和向南的灤河(青龍河)。由此,把中原與北方、東北、東北亞地區(qū)諸少數(shù)民族及其文化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

  《努魯兒虎行》從2006年1月在《朝陽日報》發(fā)表第一篇《努魯兒虎——我們的父親山》,到2007年3月發(fā)表第三十七篇《黃花灘建州古城》,其間,凌源市、喀左縣、朝陽縣地界基本走完,建平縣、朝陽市區(qū)也完成大部分采訪任務,后因作者工作調(diào)動而擱筆。

  現(xiàn)在本網(wǎng)發(fā)表《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讓更多網(wǎng)友了解朝陽,認識朝陽,從而提升朝陽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朝陽良好形象。

《努魯兒虎行》系列之三十四

巍巍古塔 悠悠昭蘇

文圖/譚國武(遼寧朝陽)

  雙塔寺,位于遼寧省朝陽縣木頭城子鎮(zhèn)政府所在地東20里鄭杖子村,俗稱昭蘇溝里的雙塔山上。原山上山下共有大小寺院7座,分別供奉千手千眼佛、臥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及關(guān)公等。這些寺院都毀于解放后,尤其“文革”期間?,F(xiàn)僅剩古塔兩座,以及山下的關(guān)帝廟院正殿前的兩棵古松和破落廟門。2003年,雙塔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jù)民國19年《朝陽縣志》記載:“雙塔寺,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昭蘇溝村外山上,系本地人捐資建修。寺基地勢極險峻,寺前建塔兩座,高約數(shù)丈,故寺得此名。……每年廟會之日,香火頗盛,四方求福還愿,寺門出入極擁擠云。”

  當?shù)厝私榻B,雙塔最早建于唐代,后經(jīng)遼、清等歷次重修,清朝時,又在塔后陡立的山崖下及塔下500米之平坦處,修建了多處寺院。

蒙古族人的家廟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雙塔寺成了蒙古族人的家廟。但從當?shù)氐孛桶傩战榻B,這里的確有蒙古族人生活過。這里地名昭蘇溝,是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名。據(jù)考,蒙語中“昭蘇”有多種解釋,⑴錢;⑵驛站;⑶血紅色的石頭等。另外,在雙塔寺南面不遠的山坡上,有一塊叫“韃子地”的地方,當?shù)厝苏f,這里原來有一個韃子婆的墳。上世紀80年代末,記者就曾考察雙塔寺,曾在一人家發(fā)現(xiàn)了一通原立于雙塔寺的石碑,碑刻于光緒25年。從碑文上看,山上山下的塔寺建筑均因臥佛之先存而后有。同時,直到民國年間,居住于木頭城子、臺子鄉(xiāng)六家子村的紀姓蒙古族及居住于白三家村的白姓蒙古族人仍奉這里為家廟,每遇農(nóng)歷3月15日雙塔寺廟會,兩姓家族都要為廟上送來香火錢及一應生活費用。

  據(jù)《蒙古族通史》記載,領(lǐng)有浩齊特部的圖們汗同他的9個兒子,皆駐牧于明朝廣寧衛(wèi)(今遼寧省北鎮(zhèn)縣)一帶。當時,圖們汗的汗帳設于“山后地名阿力素”(《武備志》所引《兵略》)之地。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山后”所指,即今遼寧省的松嶺山脈之北。此“山后”與位于松嶺山脈之北之昭蘇溝雙塔寺地方,是否為一地,尚有待方家考證。

山下的古戰(zhàn)場及古城

  雙塔寺外的拐彎處,有一座海拔500多米的高山,當?shù)厝朔Q魏(衛(wèi))王山。魏王山東南面山崖陡立,形勢險要,西北坡稍平緩。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在山上多次發(fā)現(xiàn)三菱圓鋌及鐵箭頭,還有許多人骨架殘段。個別的人頭骨發(fā)現(xiàn)時仍帶有鐵箭頭。另外,在魏王山下的召山嘴水庫的北坡,1972年修建水庫取土時,發(fā)現(xiàn)了一處大量人骨架的埋葬處,大批人骨架雜亂無章地埋葬在一起,頭腳方向不一,有的身首異處,均無隨葬品。應該是戰(zhàn)死者的埋葬坑或被戕俘虜?shù)膩y葬墓地。據(jù)此分析,這里應是一處古戰(zhàn)場,而且,曾發(fā)生過一次較大的戰(zhàn)爭。

  在魏王山下幾華里的召山嘴村東臺子地方,朝陽縣文管所在文物普查中,發(fā)現(xiàn)了一處較大的遺址,考古人員分析是“遼金時期一處縣治所在”。據(jù)記者考查,魏(衛(wèi))王山之名,當與遼代居于木頭城子的魏國公趙思溫有關(guān)。另外,昭蘇溝流域還有兩處地名,即韓家山、十家子,頗疑與遼代歷史有關(guān)。有人懷疑兩地實即漢家(兒)山、石家寨之謂。

昭蘇溝、雙塔寺與契丹奚民族

  在雙塔寺周圍的幾座山上,人們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古城遺址。這些山城雖沒有北京延慶古崖居那樣具有明顯的“山奚”人居住的特征,但據(jù)史書記載,唐代以前,木頭城子一帶確實居住過喜歡山居的奚族人?!杜f唐書·地理志》記載:“(崇州)武德五年,分饒樂郡都督府置崇州、鮮州,處奚可汗部落,隸營州都督。”崇州,即今木頭城子古城,唐代武德年間設置,置州目的是為安置契丹人。此之前,這里居住著奚人,而且,是其可汗部落居住的地方。到了唐末遼初,“遼太祖完茸故壘”,置建州??梢姡七|之際,木頭城子一帶是為奚、契丹人的居住地。因此,其后來歷史,也或多或少與之有關(guān)。當?shù)厝诉€流傳著一則民謠:“雙塔寺出娘娘,塔子山出皇上。”塔子山即今昭蘇溝河入大凌河處北岸八棱觀塔所在之山。而且,據(jù)說雙塔是建在一個酷似女人像的雙乳上。也許,這則民謠與奚族為契丹族的后族有關(guān)。

 ?。ù宋陌l(fā)表于2007年3月24日《朝陽日報》)

小鏈接
  譚國武,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退休教師,朝陽市國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愛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陽日報》、《遼寧日報》、《滿族研究》、《理論界》、香港《大公報》等各類報刊發(fā)表相關(guān)文章20多萬字。曾參與《遼寧文化通史》的纂寫工作,在《朝陽日報》社工作期間,采寫《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