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新氣象
燒肉
文/郭立萍(遼寧朝陽)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如今臘八已過,年也越來越近了。只不過現(xiàn)在物質極大豐富,很多東西都可以在超市購得,人們不必再忙忙碌碌準備年貨,于是顯得年味越來越淡。但是我覺得有些東西你還得自己去做,日子過起來才更有滋味。想起小時候過年時家人忙碌的樣子,總感到一陣溫暖,一種幸福。今天就說說我家的年夜必備菜:燒肉。
燒肉是我童年里最期待的年夜菜。它做法不難,關鍵是吃的時候隨手拿出來就是一道美食。所以也常常被爸爸媽媽作為正月請客的必備菜。記得小時候,媽媽每年都要做燒肉的。燒肉要選上好的五花肉,最好就是那種五花三層薄厚相間的,清水洗凈,用菜刀將豬皮清理干凈。然后切成12厘米左右見方的大塊,塊的大小以一塊能切一盤為標準,形狀隨心情即可。開水煮肉,煮肉時放點料酒、花椒、大料,少許鹽。肉煮到五成熟即可,標準以筷子能扎進去就可以了。然后取出控干水份。這一步非常重要。這時候要準備細齒叉子或牙簽,在肉皮上一頓猛扎。小時候我最愛干的就是這個活,一邊嘴上嘿嘿哈哈一邊手下左右揮舞,覺得有趣又開心。肉皮被我扎得千瘡百孔,我再給它抹一層蜂蜜,現(xiàn)在想來,這才是妥妥的打一巴掌給一粒甜棗。媽媽說,扎孔是為了讓蜂蜜更好地滲入肉皮中,燒出來的肉好看。然后就到了關鍵的一步,這一步基本上就是爸爸操作,起鍋燒上半鍋油,待油溫升高,將肉放進油鍋中,這里一定要注意肉上的水份要控干,要不然燒肉時你就會看到油花四濺,一不小心手上、臉上、胳膊上就會出現(xiàn)幾個油燙泡,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可疼了。肉在油鍋里親密接觸,肉的周圍冒起一圈油花,滋滋響著,你肉眼可看到肉皮變成黑紅色,肉也變小了一點。爸爸說那是五花肉里的油慢慢被析出去了,只有經過這一步,燒肉才完成它的質變,去除了油脂保留了肉香。所以這時候火候也很重要,時間太長太短都達不到效果。時間長一點肉則易干,時間短一點肉則太膩,真正的大廚能夠在這時候顯示自己的功力,這種功力估計除了言傳身教外,還得有自己的悟性。紙上得來終是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生活中凈是大道理。
肉燒好了,要繼續(xù)放到剛剛煮肉的湯中,泡上一宿,這樣肉不會因油炸過而干硬,肉皮也會很軟很Q彈。第二天撈出來,放到閑屋里凍上,待吃的時候取出一塊,半酥之時切成薄片。這里又有一個小技巧,凍過的肉一定不要等它完全化開后再切,只選半化不化之時,肉且酥且麻之即,以刀切之。這時候你完全可以依自己心情,想切薄片就切薄片,想要厚片就切厚片。
你若想吃蒜泥燒肉,那就將肥瘦相間的五花燒肉切成薄薄的方片,整齊碼在盤子里,上鍋蒸上十分鐘,取出,控出蒸出來的油脂,撒上綠綠的蔥花,再拌一個醬油和蒜末調制的蘸料,吃到嘴里,入口即化,肥而不膩。
除了蒜泥燒肉,你還可以蒸一盤梅菜扣肉。蒸肉出來的油脂完全被梅干菜吸收,梅干菜所獨有的味道作為回報滲透到五花肉中,你就想象吧,你夾起一片顫微微的五花肉,再夾裹一口梅干菜,把它們一同放入口中,慢慢咀嚼,五花肉的香糯,梅干菜的筋道,再混以兩種不同材質共同生成的新的味道,你的味蕾,是不是會感到特別的幸福?
北方人過年講究的是一個熱鬧,飯桌上講究的是一個熱乎,待人講究的是一個熱情。來北方做客,給你上一碗熱乎的燒肉,讓你感受一下北方人的熱情,如何?
小鏈接郭立萍,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好名聲網助理編輯,現(xiàn)就職于朝陽縣自然資源局。遼寧省作協(xié)會員,朝陽市作協(xié)會員,市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市詩詞學會會員,縣楹聯(lián)家協(xié)會副主席。熱愛生活,愛好攝影、讀書、寫作。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