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蕨菜香
文/文化信使 沈德紅(遼寧北票)
我出生在內(nèi)蒙古赤峰市的一個特別偏僻的小山村,那里有一望無際的白樺林。白樺林深處,向陽的地方,生長著一種叫蕨菜的植物。
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或龍頭菜,喜生于淺山區(qū)向陽的地塊,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生長。蕨菜口感清香滑潤,拌上調(diào)味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著吃,加工成干菜、做餡兒或腌漬成罐頭等。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其中的黃酮類物質(zhì)還有抗腫瘤、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作用,是天然的純綠色食品。因此,很受當(dāng)?shù)厝松踔镣獾厝饲嗖A。
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采蕨菜是特別壯觀的景象。
蕨菜盛產(chǎn)期在端午節(jié)前后,各個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挎著筐,扛著麻袋,仨一群倆一伙地穿梭于白樺林之間。而馬路上,馬車和牛車排成一條長龍,浩浩蕩蕩地向白樺林推進。有鄰近村子的,也有很遠(yuǎn)的地方的,更遠(yuǎn)的是來自鄰省的車隊。
幾天時間,所有的溝岔,都搭上了各種各樣的帳篷,遠(yuǎn)遠(yuǎn)望去,像綻放在田野里的野花,五顏六色,分外美麗。收蕨菜的小販子,把大汽車停在路邊,熱情地招攬生意。幽靜的白樺林里空前絕后地?zé)狒[起來。
那個時候,我十歲,趕上星期天不上學(xué),就跟著爸爸去采蕨菜。白樺林很美,置身于林中的感覺如臨仙境一般。為了能搶到新鮮的蕨菜,爸爸總是在天剛蒙蒙亮?xí)r,領(lǐng)著我出門上山。這個時候,山上云霧繚繞,空氣清新醉人,各種鳥兒在山谷里唱歌,數(shù)不清的野花,在山野里跳舞。我的心里,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經(jīng)常被那如詩如畫的美景吸引,駐足觀看,然后被爸爸扔下,急得一邊跑一邊喊著爸爸,按著他的聲音追趕他。這森林太大了,真怕一轉(zhuǎn)身,就把自己弄丟了。
爸爸從小到大在山里放牛,伐木,年年來山里采蕨菜,哪里有好蕨菜,他輕車熟路。我跟著他,每次都有很大的收獲。每年采來的蕨菜都是村里最多的。爸爸不像其他人,邊走邊采,而是領(lǐng)著我一陣快走,找到一個隱蔽的小山溝。里面的草坪上開滿了鮮花,山坡上的白樺樹特別密集,陽坡的草特別深,里面隱藏著一棵棵水靈靈的蕨菜。我會分辨蕨菜的質(zhì)量,一尺多高的蕨菜,像一只手臂,五個“手指”抓在一起的,是最鮮嫩的蕨菜,價格最高。長得細(xì)高,五個“手指”微微張開的,就是稍微老了的蕨菜,勉強能賣出去。“手指”都張開,像一把芭蕉扇一樣的蕨菜,就是被淘汰的廢品了。
我拎著小筐,貓下腰,使勁地采著蕨菜,只聽到采蕨菜的咔嚓聲。爸爸每回進山只帶一條麻袋,采滿后就會扛著下山,去附近的小販那賣了,再返回山上。采蕨菜,小孩子是有優(yōu)勢的,眼尖手快。所以,爸爸總愛帶著我去。記得有一年,我和爸爸采蕨菜掙了五百多塊錢,爸爸為了獎勵我,給我買了一件紅色小領(lǐng)衣服,我還穿著照了相片,至今一直留著。
采蕨菜時,會有很多意外驚喜。有時候,會巧遇梅花鹿。雖然梅花鹿看見我們后,會像離弦之箭一樣跑掉了,但那高高的鹿角,還有它身上印著的梅花圖案,總是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中。有時候,還會撿到一只脫落的鹿角。這樣的好運氣不多,鹿角特別珍貴,采幾天蕨菜掙的錢也比不過一只鹿角賣的錢多。
在采蕨菜的日子里,因為媽媽是小學(xué)老師,沒有時間去采蕨菜,她負(fù)責(zé)把小販不要的蕨菜,用開水焯過以后,在陽光下曬干,儲存起來冬天吃。每次爸爸總是留下幾大麻袋最好的蕨菜,用大缸腌起來,送親友或者自己吃。
我住的村子屬于高寒地帶,就像書里寫的童話世界一樣,這個地方只適合種植小麥。冬天,媽媽用樺木把炕燒得滾燙,蒸出一鍋白花花的饅頭,再用五花肉炒一大盆蕨菜。外面雪花飄飄,里面蕨菜溢彩。我們一家人圍在桌旁,吃得是那樣香甜。
后來,因為媽媽工作調(diào)動,我們搬家,離開了故鄉(xiāng),再后來,我遠(yuǎn)嫁異鄉(xiāng)。故鄉(xiāng)采蕨菜的記憶,總是有意無意間,來敲打我的記憶。
聽老家的親友告知,那片白樺林,變成了旅游景點,蕨菜作為特色美食,已經(jīng)出口很多國家,我住的那個小山村,也成了遠(yuǎn)近聞名的度假村,富甲一方。
日子過得好快啊,不經(jīng)意間,二十幾年就過去了。所有的記憶都已經(jīng)隨風(fēng)飄散,唯有小時候采蕨菜,一家人在一起吃蕨菜的溫馨畫面,隨著歲月的流逝,不但沒有被時光抹殺掉,反而像一壇珍藏多年的陳年老酒,歷久彌香。
多少個月華如水的夜晚,我會失眠。想起蕨菜,淚水便打濕了那片白樺林。
?。ū疚陌l(fā)表在2020年《遼寧青年》第5期,經(jīng)作者授權(quán)編發(fā),編發(fā)時略有改動。)
小鏈接沈德紅,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遼寧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朝陽作家協(xié)會會員,北票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新西蘭華文報》等多家報刊及今日朝陽網(wǎng)等網(wǎng)絡(luò)媒體。有作品入選《啟功文化在赤峰》《青年作家年鑒》《在希望的田野上》選本,作品多次獲獎,接受過媒體采訪。
[助編 繁花似錦 責(zé)編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