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蓮原來很好吃
文/文化信使 包明麗(遼寧朝陽)
一次在飯店吃飯,一盤我叫不上名的甜品,看上去很好吃。本來甜品就是讓人喜歡的食物,因為吃了開心。甜品里面含有大量的血清素,而血清素是讓人愉快的一種東西。甜品不僅僅喂飽了食欲,還滿足了靈魂,精神上的愉悅就是靈魂上的豐盈。
金燦燦的長方形小餅,咬一口,皮是脆的,但不是脆得掉渣,脆得剛剛好,里面的餡貌似是南瓜,仔細品味像榴蓮,吃著并不臭。
我覺得很好吃,于是讓一起吃飯的人確認到底是不是榴蓮,得到肯定的答復,我迷茫了。因為我不吃榴蓮,從來都沒有吃過,聞到榴蓮的味道都很難受,都想屏住呼吸。覺得榴蓮的臭味和臭豆腐差不多,小時候臭豆腐是奢侈品,不是天天有,但我還是從心里拒絕,從沒吃過,寧可吃咸菜。
討厭榴蓮的不只我一人??催^一個電視劇,劇中的男主角不喜歡榴蓮的味道,厭惡至極。一段時間,他行蹤詭異,他老婆懷疑他有外遇了,還沒有證據(jù)。這個女人怒氣難消,就在半夜拿出一盒榴蓮放在男人的枕頭邊,男人在夢中被熏醒。女人的行為不在這討論,想說的是榴蓮在不喜歡它的人眼里是多么討厭,殺傷力是多么強大。就是不知道這個男主角是不是也沒嘗過榴蓮真實的味道,就主觀地討厭了。
這么多年,我并沒有吃過榴蓮,只憑它的味道就拒它于千里之外了。這完全是心理上的抵觸,吃了一口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是喜歡的。
我們可能不僅僅對東西如此,對人有時也如此。對一個人的品行自己不了解,只憑外貌,或者僅憑別人幾句的評論,我們也會不喜歡一個人,失去了了解這個人的興趣,然后只憑直覺或者別人的評論給一個人下了定義。某一天了解后,才會恍然大悟,原來他是這樣的人,甚至和我們是同類。
一次和朋友閑聊電視劇,我看過的電視劇之多,讓她很震驚。我通常是1.5倍速看的,有時還2倍速看,所以看得快,看得多。她說以為我天天看書呢,沒有時間看電視劇。我忍不住笑,那怎么可能,如果我像她想象的那樣幾十年如一日地看書,我早成專家了。年輕時癡迷過看書,就像現(xiàn)在看電視劇的頻率。現(xiàn)在,看書成了偶爾為之的事。
忘了設置僅自己可見的權(quán)限,就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個麻將游戲,也震驚到很多人,覺得不應該是我的行為,連女兒都說很意外??梢娙藗儗σ粋€人的了解其實真的很少,還會武斷地以為別人應該有什么樣的興趣,什么樣的思想。連熟悉的人了解都這么少,何況不是很熟的人。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你們對我的百般注解和識讀,并不構(gòu)成萬分之一的我,卻是一覽無遺的你們。”這話的意思是說,我們評價一個人,喜歡一個人都是戴著自己的有色眼鏡,完全憑自己的喜好,以己之心度人。所以,更真實解讀一個人個性和品行,反而不是對方。知道了這點的好處就是不要輕易地評價別人,因為你不了解別人經(jīng)歷了什么,你知道的不過是冰山一角。
就像我沒吃過榴蓮時,就不應該說榴蓮很難吃,只能說我不喜歡聞它的味,不想吃。自己的喜好不能代表事物的本身,只是自己的興趣而已,何況很多時候自己的喜好還會反轉(zhuǎn)。
現(xiàn)在,我想說的是榴蓮真的很好吃。無論我說榴蓮好吃還是難吃,榴蓮的本性并沒有改變。物是這樣,人同此理。不跟風,不媚俗,做獨一無二的自己就好。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9/0227/20190227025214173.jpg)
[助編 繁花似錦 責編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