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二十五,做豆腐(王慶民)

摘要:要過年了,無論如何也得做個豆腐!

二十五,做豆腐

文化信使/王慶民  編輯/昕晨

  要過年了,無論如何也得做個豆腐!

  在農家過年做豆腐,這曾經是大事!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做豆腐,這是鄉(xiāng)俗。

  六七十年代,做豆腐的基本材料——黃豆,非常缺。好的生產隊每人能分到15斤醬豆,這豆是用來做醬的,要是都做豆腐吃了,或是有的人家趕上個長病生災,把黃豆賣了,醬就做不上了。二十五做豆腐,也就成了空話。

  做豆腐的工序挺復雜的。

  首先破豆?兒,把豆子挑簸干凈,用碾子破碎。放在水桶里泡上,約一個時辰不到,大致泡透。
  然后拉磨,用燒熱的水把石磨里外刷洗干凈。要是趕上有風天,還要把磨道遮擋一下,不然塵土飛揚,做出來的豆腐也不干凈。那時,每戶人家基本都自己抱著磨桿磨。雖是寒冬臘月,只磨了1升半豆子,但也出了滿頭大汗。

  熬豆腐汁子過包就更復雜了。要有“吊包桿子”,如果用手擠就得做“兩鍋熟”的。用兩只手去揉熱氣騰騰的豆腐包,像揣面似的,把渣擠出來。又熱又費勁,勁兒小些還燙手。

  “一鍋熟、兩鍋熟”兩種做法并不相同。

  一鍋熟就是把“磨糊”倒到大鍋里,加水調勻,調成稀粥狀,燒火熬開熬透。熬時一定要注意,需要用瓢或水舀子不停地攪動、揚鍋里的磨糊,不讓它沸鍋。一旦疏忽,鍋就會忽地沸騰滿地,豆腐吃不上不說,還燙了人。如果一冒泡,就以為開了,那是假開,并沒有開透。開透了,用吊包桿子把豆腐包吊起來趁熱過包、夾凈。接著就“點”。

  兩鍋熟便是一邊拉著磨,一邊燒鍋開水,磨糊挑回來后,用開水攪勻,開始過包。過出豆腐渣后,把豆腐汁子舀回鍋里,熬開透,就舀到缸里,趁熱“點”。

  “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點豆腐左手端個鹵水碗兒,右手用長把勺攪動,看鹵水下去,成“腦兒”的情況。鹵水下多了,豆腐太老,特別硬;鹵水點的太少,豆腐太嫩,燉不成塊兒,夾不起來。甚至沾包,撿不成塊兒。

  20分鐘左右開始壓豆腐。不是豆腐坊的農家,也沒有“池花子”、淌池、豆腐板兒這一系列的工具,就找個草篩子、笸籮之類,鋪上豆腐包,把點完的“豆腐腦兒”舀進包里包上,先輕壓,大部分漿水擠出去,隨后緊包,包的要規(guī)整,再壓上。壓的東西,輕重要適當。再過20分鐘,聽到豆腐漿稀疏的滴答聲便好了。打開包,找一個大些的蓋簾兒,啪地一翻包,揭下包,拿起刀,打塊兒。豆腐就做完了。
  記得那時熬豆腐的鍋底下煲出一層“豆腐嘎渣兒”,用鏟子鏟下來,攥出水分,即使已經糊了,可孩子們也吃得很有味兒。嗨!過年真有意思!

  豆腐渣也絕舍不得扔,揣豆腐渣餑餑、炒“雪花菜”、摻到大醬里。那時,誰也不懂保健,能吃飽就滿足了!

  現(xiàn)在,豆腐坊用電磨甩渣,不用拉磨,也不用過包。只要熬開就行,當然熬法也多,用電的、用氣的、還有用火的。一“點”一“壓”,豆腐就做出來了?,F(xiàn)代科技確實解放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力。

小鏈接

  王慶民,蒙古族,大學文化,中共黨員,退休于朝陽師專,副高級職稱。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遼寧省楹聯(lián)學會會員、朝陽市作協(xié)會員、朝陽市詩詞學會會員,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愛好寫作。有詩詞、散文、小說、楹聯(lián)、教學論文等發(fā)于《詩詞》等各級報刊。曾被評為朝陽市優(yōu)秀楹聯(lián)家。有一些作品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

 

好名聲網

【本網聲明】


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