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菜園
文化信使/時春華 編輯/雅賢
我完全沒有料到,城市里的人是如此珍愛土地,如此珍愛那個小小的菜園。
本是用作公共綠地栽花種草的樓間花壇,竟成為了少數(shù)人家的菜園,在小區(qū)管理并不嚴格的一個小城,這也無可厚非,因為綠色的蔬菜也是很養(yǎng)眼的植物呢!
我發(fā)現(xiàn),城里的菜園和農(nóng)村的菜園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從土層的厚薄來說,這城市的菜園遠不及農(nóng)村的菜園底子好。農(nóng)村的菜園,土層厚,大都上的農(nóng)家肥,秧肥苗壯的;城市的菜園屬于平地起高樓,是用各種土推墊起來的,不排除影響植物生長的建筑垃圾,土層薄不說,土里的養(yǎng)料也嚴重缺失,即便如此,人們還是無比珍視這巴掌大的私產(chǎn);不是說巴掌大嗎?這城市的菜園和農(nóng)村的菜園第二大不同就是面積不同。農(nóng)村的菜園,房前屋后的,一般都不小,十幾個、二十幾個畦子稀松平常;而城市的菜園一般都不大,能有四五個畦子已經(jīng)屬于富戶,沒有占上公用土地的,有的在樓前墻角用磚圍了個小園,有的一樓住戶用苯板箱裝上土連起來放在一樓窗下,自己制造個菜園;因為大,農(nóng)村的菜園種植相當大氣,菜樣繁多,黃瓜、茄子、豆角的一摘就是一大筐,吃不了送人;因為小,城市的菜園種得格外精致,菜樣少而精,一種菜三兩棵,常常是自給自足;農(nóng)村的人澆菜走水道,放大水,一氣呵成;城市的人澆菜用水舀子描,滴水不瞎……如果細致去比,這農(nóng)村于城市的菜園著實有很多的不同呢。
在農(nóng)村居住時,我未曾在意過自家的菜園,哪些長葉的綠了壟,也未曾注意過哪些結(jié)果的開了花,因為農(nóng)村的菜園就像我們應手的一件農(nóng)具,用了就去拿,收拾菜園則成了飯后閑時的一種消遣,可能有時候一些草長得老高了才看見才拔掉。農(nóng)村的菜園是私家的,為自己私有,也是公家的,誰家出的菜多了可以送人,很少買賣,趕上自家菜不湊手,上誰家園子里弄點,先斬后奏也無所謂;城市的菜園就是私家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很少犯串換,卻經(jīng)常犯口舌,誰家壓了誰家的壟,誰家的臭水桶礙了誰家的事;誰家的絲瓜秧擋了誰家的路,誰家的豆角秧遮了誰家的黑……菜園澆自來水,澆雨水,有時候也澆口水。城里的人們,有時候炒菜缺了蔥花寧可不放,也不去樓下討那個人閑,有時候卷煎餅忘了買蔬菜也不會和正在菜畦邊擇菜的人要上一把。
農(nóng)村的菜園就是菜園,就種菜,純粹,看著舒服;城里的菜園則不同,種菜、種花,有的還種樹,高低不同,參差不齊,感覺雜亂無章,不過要是無聊的時候站在高樓的窗口看下面的大雜燴,顏色各異,高低沒啥大不同,倒是覺得還算舒服。
有時候感覺,農(nóng)村的菜園是熱情奔放的,城里的菜園是小氣生冷的。唯一能讓我釋懷的,是人們對土地的那份珍視和熱愛,對生活的那種精打細算、細水長流。從沒想過在遠離農(nóng)村的這個城市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菜園,體味勞動的快樂,不是我不愛勞動,因為是實在不想給這個和諧的世界添一份自私的麻煩。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6/1015/201610150436226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