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的故事
文化信使/趙青松 編輯/雅賢
蜜蜂出戶櫻桃發(fā),桑葚連村布谷啼。小時候,每到端午前后,老家東園子的桑樹下就開始熱鬧起來,一串串紅里透紫的桑葚吸引著我們,每天的午休和放學后,小伙伴們都要來到樹下,與早已在樹上流連忘返的黃蜂、蝴蝶聚會,這里簡直成了我們的樂園。
高年級的孩子們光著腳丫爬上大樹,專挑大的紫的桑葚吃。像我這樣不會爬樹的小孩子,只好在樹下?lián)焓焱噶说粝聛淼某?,然后再仰著臉,眼巴巴地盯著晃動的樹枝,企望著樹上的學哥們一不小心碰掉幾顆桑葚。偶爾掉下來的桑葚,馬上就變成了搶手貨,幾個人蜂擁而上,手快的一下子就把桑葚撿起來,有時候都顧不得吹去粘在上面的塵土,一下子就扔進嘴里,再忙著撿另一顆。其實在樹上的學哥們是很謹慎的,只是在遇到夠不著的桑葚時,才晃動幾下樹枝或者把枝條壓下來,給我們一個偶爾的驚喜。驚喜還會有的,學哥們從樹上下來后,兜里大多是鼓鼓的,他們時常分給我們一些紅得發(fā)紫的新鮮桑葚。每天中午,我們的嘴唇都吃得發(fā)紫。正是“參差紅紫熟方好,一縷清甜心底溶”。
桑葚熟得發(fā)紫時候,正是農忙的時候,爸爸媽媽在田里間苗除草,累了一上午,想在中午休息一會兒也不成。每當中午東園子吵鬧的時候,爸爸總是過一會兒就要到園子里看一看,不停地絮叨著,告訴我們不要把樹枝折斷了,不要讓樹枝碰了眼睛,不要踩了樹下的辣椒秧……看誰上到了高處,看誰踩在了細弱的樹枝上,就高喊幾聲,提醒孩子們不要從樹上掉下來。
大半個夏天,我們每天都像看望老朋友一樣,去看望桑樹,去品味桑葚的甘甜;我們每天都要給嘴唇化上兩次妝,本來淡紅的嘴唇,變成了紫紅色??蓱z泮林鸮,止醉桑葚黑。老師也說過,桑葚的滋味,就是生活的滋味,那濃濃的紫紅色,正是夢的顏色。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每到夏天,那棵桑樹依舊枝繁葉茂,孩子們依舊每天都在桑樹下聚會,白發(fā)蒼蒼的父親依舊在聚會的孩子們跟前絮叨,可別摔著啊!
小鏈接
原名趙青松,遼寧省朝陽縣東大道鄉(xiāng)中心小學教師,《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畢業(yè)于朝陽市第二師范學校。多年來,不斷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始終把文字當作摯友,把寫作當作精神追求。多次在《莊稼人》《中國詩歌網》等媒體發(fā)表作品。2008年獲得全國詩歌大賽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