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的蘿卜
文化信使/時春華 編輯/雅賢
從小我就知道,打春這一天,是要,準確說是必須吃蘿卜的。因為春天是四季之首,而打春這一天又是春天的第一天,是帶著人們美好期冀、美好向往的日子??猩}卜,蘿卜咸菜條,糖醋蘿卜絲,熬蘿卜片,吃蘿卜餡的餃子,反正這一天的吃食,總是離不開蘿卜。
我小時候絕對是個愛問問題的孩子,常常打破砂鍋問到底——往人家祖墳上刨。打聽了好長時間,終于在本村學究大爺那打聽到了根由: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年快要立春的時候,有個村子人們莫名其妙感染了瘟疫,四肢無力,且無人能治。在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來到這個村莊,了解了詳情后,他便到村頭的一棵古樹下打坐,口中還念念有詞。原來,他在向南海觀音祈求醫(yī)治瘟疫的方法。過了幾個時辰,道人仿佛靈魂歸體,精神大振。他飛快地跑回道觀,刨出自己儲存的蘿卜,從村中一戶人家找到一只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扎在地上。過了一會,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招呼各家各戶的人們來吃蘿卜。原來這是觀音指點他的,等地氣通時,百姓啃吃幾口蘿卜,瘟疫就可自解。人們吃了蘿卜后,病情自解。大家紛紛跪謝道人的救命之恩。道人說:“求道之人當解民苦,如果感謝,那大家就把我的法子到處宣揚,解救所有得了瘟疫的人吧”。得救的人們奔走相告。從此以后,立春吃蘿卜求平安的習俗便流傳下來。
在民間,有“蘿卜上市,醫(yī)生沒事”的說法,蘿卜這再普通不過的蔬菜被譽為“小人參”。原來是蘿卜中含有的維生素C可以幫助消除體內的廢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尤其是白蘿卜或者水蘿卜,其富含的酶可以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通常,酶能夠吸收食物中的淀粉,更能化解胃中的積食,起到很好的消化效果,預防胃痛和胃潰瘍。吃蘿卜解春困,可順氣,使人容光煥發(fā)青春不老。
有句順口溜說“蘿卜頭辣、尾燥、腰正好”,是說蘿卜的頂部含維生素C最多,宜爆炒和煮湯;中間段含糖量較高,可切絲涼拌;尾部辛辣,含淀粉酶和芥子油,適宜腌拌。小小的蘿卜,吃法多樣,通常在打春這一天,人們借春天萬物萌發(fā)的時令,配以豆芽、雞蛋等具有生發(fā)之意和蔥姜之類的辛辣之物,來驅散體內的寒邪之氣,殺掉病原菌,預防疾病。在打春這一天,飯店里的蘿卜菜比如牛肉蘿卜等是十分叫座的。
小小的蘿卜,和人們有著不解之緣。打春的蘿卜,提攜著人們的精氣神,讓人們歡天喜地迎接這嶄新的一年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