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這種來自于心底的幸福感,只因想起了它(時春華)

摘要:真的,我非常非常懷念小時候吃過的榆皮面兒。我覺得榆皮面,是我們小時候那個物質(zhì)匱乏年代人們吃不起白面的一種智慧選擇。

這種來自于心底的幸福感,只因想起了它

文/文化信使 時春華(遼寧北票)

  真的,我非常非常懷念小時候吃過的榆皮面兒。我覺得榆皮面,是我們小時候那個物質(zhì)匱乏年代人們吃不起白面的一種智慧選擇。

  那個時候,高粱、玉米、小米是人們的主食,只有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才會按照人口,每人一斤或是半斤的分得一點白面。這點白面一般都是留作過年吃餃子用的,新年新生活新氣象,圖個吉利。平時,人們吃小米、高粱米飯,或是用高粱面、玉米面貼餅子吃,那時候油水也少,常吃總有吃膩的時候,有的孩子挑食,不愛吃說是拉嗓子,這樣的孩子往往是面黃肌瘦的。給家里人調(diào)理伙食,也只能是粗糧細(xì)作,這時候,榆皮面兒可是派上了大用場。

  大人們從面缸里用瓢舀上幾碗玉米面或是高粱面,然后打開一個用繩扎得緊緊的小布袋,小心地舀出一碗兩碗的褐色的面兒摻在盆中的面里,隨時用手豁拉著,少了就再放上一點點,多了就再捏回去點,吃餎豆的時候,直接與面燙在一起也行,后揉進(jìn)燙了的面里也行。鍋里的水開著,母親把那一大團(tuán)燙好的面啪一聲摔到擦床上,一手摁著擦床,一手順著擦床上的帶窟窿眼的鐵片往下向前使勁搓這塊面。那面條便像一條條長蛇落進(jìn)沸水之中,啥時候母親一磕板子,用笊籬順著鍋里的水繞一圈 ,鍋里冒起白沫,餎豆就熟了,弄一盆拔涼的水,看笊籬起落,“紅龍出江”,那餎豆清爽爽落在盆里,我們這些小孩子早就垂涎三尺了。

  做餃子皮的可是要多放榆皮面兒,把當(dāng)做餃子皮的面先放在鍋里蒸,再燙了后揉榆皮面兒,揉好了揪一塊試試是不是拉力很強(qiáng),黏合性很強(qiáng),覺得不夠的,就再放上一些榆皮面兒,免得因面脆餃子被煮破。說是吃餃子,也不過是韭菜餡,人荇菜餡,或是馬齒莧、刺槐花,農(nóng)村廣袤的土地上有啥我們就吃啥餡。沒有葷油,手巧的母親就把醬和稀了調(diào)餡子,小元寶似的餃子在鍋里飄起來,我們排好隊幫著母親往桌上端,一家人吃得興高采烈。

  那時候,覺得榆皮面兒很神奇,有性,用它搭乎著做出來的面食好吃,就常央求大人吃餎豆或是吃餃子,可榆皮面兒是稀罕物,也得省著吃,不然沒吃幾頓也就會見底兒光了的。見底兒歸見底兒,這東西不是沒處淘弄,我們不怕費(fèi)事,總是想方設(shè)法攢一些榆皮面兒留著解饞。每年的開春,樹木發(fā)芽長葉或是秋天落葉的季節(jié),遠(yuǎn)處山里或是房前屋后葉子稀疏將要死掉的大榆樹就被放倒了。先是父親拿著大錘,在樹樁上一遍遍翻著個砸樹皮,把樹皮砸到與樹干脫離的樣子,褪掉那層疙疙瘩瘩似乎是皴裂的干皮,露出已經(jīng)與樹干脫離了的淡黃色內(nèi)皮,我們這些小孩子起著哄,虎狼一般沖上去,找個角,起開一頭,使勁一扯,那長長的一條子黃皮便下來了。更多的時候,大人只是砸松了樹皮,一塊塊撕扯下來,我們這些小孩子一人拿一塊,拎著小錘子,找個石頭臺,去砸死皮。砸完后,那些干凈的黃皮是要撕成格尺般寬的細(xì)條的,越薄越好,鋪了洋灰袋子紙,晾曬在太陽底下,晾干了,再用大剪子剪成4、5厘米長的小塊,裝在面袋子里扛到碾坊去軋。骨碌碌,骨碌碌一通成面狀,用細(xì)羅篩,篩過的細(xì)面兒裝進(jìn)袋子,把那些隔在細(xì)羅上的渣滓再碾,直到最后剩下一些絮狀物。這些絮狀物也并不是隨手扔掉的,留起來,等到抹房的時候摻在泥里,說是不容易漏房子。當(dāng)時懵懵懂懂,不知所以然,現(xiàn)在終于知道,榆皮面兒里是含了很黏的植物膠的,起到了小麥粉中谷膠蛋白的作用,所以讓那些面形成了堅韌的蛋白質(zhì)網(wǎng)絡(luò)黏在了一起。那些和在泥中的絮狀物,雖然沒啥黏勁了,可它的絮狀構(gòu)造同樣增強(qiáng)了泥的拉力。

  都說好吃不過餃子,可是現(xiàn)在無論吃什么餃子,也沒有那種榆皮面兒的餃子香。家里改善伙食,用白面摻了玉米面做餎豆,遠(yuǎn)沒有小時候吃過的榆皮面兒的爽口滑溜。非常懷念榆皮面兒,懷念從山寨出來的那些美食。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榆皮面兒已經(jīng)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在追求純天然純綠色食品的年代,有更多的人像我一樣想起了它。憶苦思甜也好,返璞歸真也罷,我們要的,只是一種來自于心底的那種幸福知足的感覺,是一種關(guān)于過去,關(guān)于童年的美好回憶。

小鏈接
  時春華,女,遼寧省北票市大三家鎮(zhèn)中心小學(xué)教師,1992年畢業(yè)于朝陽市第一師范學(xué)校,愛好文學(xué),熱愛生活,熱衷于傳播社會正能量,是北票市作家協(xié)會,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遼海散文網(wǎng)會員,在北票市報有專版《朝花夕拾》。

[編輯 云楓]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