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心勝Ⅲ》013(金一南)

摘要:西征作戰(zhàn),白骨永筑青山

“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傳承”公益項目

“一南力作”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力作”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心勝

文/金一南

第三章 西征作戰(zhàn),白骨永筑青山

  西路軍的西征,是來自不同方向的紅軍隊伍,在內外矛盾中向著統(tǒng)一紀律、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指揮轉變的,艱難痛苦地蛻變。

為什么沒有東返?

  如果援助越來越遠,一味等待下去,會面臨重大損失,可以選擇回來。但西路軍為什么沒有東返?

  從全過程來看,西路軍有三次東返的時機,但都沒有實現(xiàn)。

  第一次東返機會:1936年11月11日,中央正式命名“西路軍”。一個小時之后,中央再電徐(向前)、陳(昌浩):

 ?。?)你們依據(jù)敵我情況有單獨西進接近新疆取得接濟的把握否?(2)如果返河東有何困難情形?(3)你們能否解決衣服問題?

  剛剛任命西路軍一個小時之后,中央再電:

  如果沒把握接近新疆,如果解決不了衣服問題,可以回來。

  但第一次返回的機會,西路軍指揮部放棄了,仍然決心打通新疆。

  11月12日,徐、陳回電中央:

  依據(jù)現(xiàn)在敵力我力估計,我們可以完成任務。

  第一次放棄東返,有輕視馬匪的因素。四方面軍戰(zhàn)斗力很強,一路打來最初不以馬匪為然,認為河西是敵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真正的威脅是河東的中央軍,蔣介石的嫡系力量,毛炳文部、胡宗南部、關麟征部、王均部。

  根據(jù)官方統(tǒng)計,馬匪的兵力和渡河的西路軍兵力相差無幾。只不過馬家軍的裝備差,大量是民團,也就是幾乎未受正規(guī)訓練的雜牌軍。

  11月16日,中央軍毛炳文部西渡黃河,追擊西路軍,對西路軍構成重大威脅。當時,河東的紅軍部隊為減輕西路軍的壓力,在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提前發(fā)起山城堡戰(zhàn)役作為策應,迫使毛炳文部奉胡宗南之命掉頭東返,于11月26日回到河東。

  毛炳文部返回河東后,西路軍總體松了口氣,認為主要威脅解除了。當時中央是希望西路軍東返的,以增強河東對付國民黨中央軍的紅軍力量。但鑒于河東國民黨重兵云集,河西僅有馬家軍,西路軍領導仍然選擇西進,認為有把握在河西走廊創(chuàng)辦根據(jù)地。這些都有當時的電報為證。

  然而11 月18日,古浪戰(zhàn)斗失利,九軍損失了2000多人。這給了西路軍一個非常明確的警示,就是馬家軍并不簡單,作戰(zhàn)能力還比較強。但這時,第一次東返的機會已經(jīng)失去了。

  第二次東返機會:高臺作戰(zhàn)以前,西路軍已經(jīng)比較困難了,中央已下令東返。“西安事變”發(fā)生后,張學良、楊虎城提議西路軍以一部出靖遠,配合河東紅軍夾擊敵胡宗南部。但由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中央取消了東返的命令。

  西路軍軍政委員會主席陳昌浩后來回憶:“西安事變后,我們應該堅持東進,而我個人在這時不能堅持己見,說服其他同志實行東進,是戰(zhàn)略上之嚴重錯誤。因為如果東進,最少可以保存西路軍的基本力量,而政治亦有得策之處。繼續(xù)西進實為失策。”

  從陳昌浩的回憶看,中央取消了東進的命令,西路軍的大多數(shù)領導也不愿意東進,就是陳昌浩個人覺得應該選擇東進,但是他沒有堅持己見,說服其他同志,他講這是戰(zhàn)略上之嚴重錯誤。于是西路軍在“西安事變”后,失去了第二次東返機會。

  第二次東進返回,是西路軍最好的一次機會。當時西路軍在河西走廊,天寒地凍、民情不通。馬家軍又是騎兵,行動飄忽快速,使西路軍處境越來越困難。如果西路軍當時東返,甘肅省主席于學忠是東北軍的將領,蘭州的東北軍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也會予以配合。河東胡宗南、毛炳文、關麟征、王均各路敵軍因“西安事變”,蔣介石返回南京之后,是戰(zhàn)是和一時難定情勢,因此處于彷徨之中。這是當時西路軍有可能各個破敵、安全返回的重大機會。但這次機會也沒有抓住,又失去了。

  第三次東返機會:高臺作戰(zhàn)失利后的方向選擇,也是最后一次東返的機會。

  1937年1月20日高臺陷落,對西路軍震動很大。21日凌晨1時,西路軍領導人決定東返,中共中央接到西路軍要求東返的電報后,立即要周恩來協(xié)商東北軍協(xié)助西路軍東返,并授予西路軍領導“行動方向自決”之權。

  行動自決權是中央給戰(zhàn)區(qū)領導的最高授權,行動方向可以自己確定。24日西路軍在威狄堡受阻,又回到了倪家營子,失去東返最后一次機會。

  這樣來看,一次一次機會的失去使西路軍變得越來越困難,最后困守倪家營子。當然最后中央也有電報:

  你們堅守 50 天就有辦法。

  后來又說:

  你們堅持30天就有辦法。

  西路軍在倪家營子堅守到最后。

  國民黨方面關于“河西走廊之役”(即我們所說的“西路軍征戰(zhàn)”)的記載:

  始于1936年10月12日,共軍利用截獲我商民的羊毛皮筏,在靖遠縣中泉子強渡黃河,至次年4月底安西截擊止,在整整半年時間當中,最慘烈的戰(zhàn)爭有四次,第一是克復古浪,第二是鏖戰(zhàn)高臺,第三是倪家營子拉鋸戰(zhàn),第四是掃蕩梨園堡。

  這是國民黨方面的記載,倪家營子是最后一戰(zhàn)。在倪家營子三進三出,當時有戰(zhàn)略方案選擇問題,有作戰(zhàn)能力評估問題,也有領導層的猶豫問題。徐帥后來回憶:“不能利用當機決斷權。中央已經(jīng)授予了可以臨機決斷,結果來回地猶豫。”

  最后時刻,1937年3月13日,中央軍委主席團復電徐向前、陳昌浩:

  你們現(xiàn)在已處于特殊情況之下,已不是一般方法地解決問題,必須立即采取特種方法達到保存一部分力量之目的。因此,我們向你們提出下列事項和方法,請你們考慮決定一種:一個是率現(xiàn)存之三團人員向蒙古國沖去;第二是率現(xiàn)存三團人員打游擊戰(zhàn)爭。以上方法不論采取哪一種,均須將傷病員安置民間,均須采取自主自動姿態(tài),均須輕裝,均須取變化不測戰(zhàn)術,如何,望立復。

  3 月14日,西路軍軍政委員會石窩會議回復中央及軍委:

 ?。ㄒ唬┙裉煅獞?zhàn)部隊無彈,饑渴,損失甚大,已戰(zhàn)到最后,現(xiàn)存兩團余兵力,傷亡及犧牲團級干部甚多,只有設法保存基干;(二)軍政委員會決定徐、陳脫離部隊,由卓然、先念、李特、樹聲、世才、黃超、國炳組成工作委員會,先念統(tǒng)一軍事指揮,卓然負政治領導,受工委直接指揮。

  徐帥到了晚年講起來,后悔的就是這一點,認為即使在那樣的情況下,也不應該脫離部隊。

  在最困難的時刻,李先念擔任軍事指揮,李卓然出任政治領導。當時石窩會議決定:尚存人員編為三個支隊,李先念支隊、王樹聲支隊、張榮支隊,分散游擊。西路軍工委隨李支隊行動。河西走廊兩邊,一邊是祁連山,一邊是荒漠戈壁,在這樣的區(qū)域里打游擊非常困難,不毛之地,生存都成問題。

  石窩會議后不久,張榮支隊、王樹聲支隊先后被敵打散。唯李先念支隊經(jīng)過極其艱苦的轉戰(zhàn)和漫漫長途跋涉,最后抵達甘肅、新疆交界的星星峽,成為西路軍中唯一一支成建制保留下來的隊伍。全部力量最后僅余四百多人,西路軍受到重大損失。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獲獎者,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一南力作

[實習編輯 關茗月 編輯 瑞雪  審核 立軍  編審 春語]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