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心勝Ⅱ》061(金一南)

摘要:真正的認識,從父親逝去開始

“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傳承”公益項目

“一南力作”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力作”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zhuǎn)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心勝

文/金一南

第十二章 生命的本色——寫給父親

  父親那一代人用全部生命演繹了一個群體的品格:一種在極致狀態(tài)下誕生的極致品格,類似石墨在高溫高壓之中變成金剛石一般,令后人難以企及,無法復制。

說真話,辦真事,信真理

  今天幸福起來、安逸起來的我們,能夠理解父輩這種感情嗎?我們是否仍然贊同他們不折不扣的奉獻和至死不渝的忠貞?我們可以嘲笑他們的不富足、不充裕、不美滿、不寬容、不現(xiàn)代、不開放、不懂得追求個人幸福和安逸,卻無法嘲笑他們的光榮與夢想,他們的熱血與獻身,他們在奮斗中表現(xiàn)出的那種超越個人生死的大無畏。

  他們都不是完人,都有缺點,有錯誤。他們奮斗過,也挫折過;勝利過,也失敗過。挨過整,也整過人;曾經(jīng)過五關(guān)斬六將,也曾經(jīng)敗走麥城。他們的優(yōu)長和他們的缺陷、他們的豐采和他們的灰塵、他們的堅定和他們的頑固是這樣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地結(jié)合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種我們今天既難分解開來,更難描述清楚的精神內(nèi)涵和生命色彩。

  這是一批不折不扣的真人。

  什么叫真人?

  說真話、辦真事、信真理。

  他們永遠不會像今日十分時尚的所謂“兩頭真”那樣,翻烙餅一般論事做人。他們一真到底,貫穿始終,無二心,無異志,打掉牙齒和血吞,撞了南墻也不回頭。有人說這是奴性,是愚昧,卻也正因這種付出和犧牲,才讓歷來一盤散沙的中國人,第一次集結(jié)為一個堅強的整體。

  他們也從不追求今天頗為時髦的“獨立人格”,只知道自己是對黨旗宣過誓的共產(chǎn)黨人,遵守黨綱,服從黨紀,嚴守秘密,“永不叛黨”是終生信條。他們的全部光榮與苦痛都存在于黨領導的這支革命軍隊之中。他們的人品中只有黨格、軍格,除此無他,沒有什么個人的東西需要炫耀與彰顯。他們用全部生命演繹了他們這個群體區(qū)別于其他群體的三個鮮明特征:

  一是理想主義。

  二是大無畏的精神。

  三是不折不扣的徹底的忠誠。

  這是一種在極致狀態(tài)下誕生的極致品格,類似于石墨在高溫高壓之中變成金剛石一般,令后人難以企及,無法復制。

  他們是一批從奴隸到將軍的戰(zhàn)將,是一群“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革命軍人。他們以“戰(zhàn)勝所有對手”為終生信念,并愿為之不停地斗爭。正如毛澤東所說:“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他們給中華民族的肌體補充進前所未有的鈣質(zhì),使民族的脊梁由此傲然挺立。沒有他們,可能我們至今還得看別人的眼色行事,還得按照別人的喜好選擇,就像魯迅描繪的阿Q和毛澤東嘲諷的賈桂,至今仍無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正是基于此等歷史功勛,我相信即便將來發(fā)生滄海桑田般的變化,即使意識形態(tài)已經(jīng)完全不同,追求與信仰已經(jīng)完全不同,后人們?nèi)匀粫芍缘刭潎@:我們曾經(jīng)擁有這樣一批非凡的先人!

他們都是星宿,為了人間的苦難下凡

  某日,東方航空副總劉江波請賀曉明(賀龍元帥之女)和我吃飯。三個人的父親都屬于紅二方面軍,自然談興甚高。席間我問了賀曉明一個早就想問的問題:你怎么看待毛澤東與你父親的關(guān)系?

  賀龍在“文革”中挨整,處境十分悲慘。直到去世,支離破碎的一家人方能在其遺體前相聚。作為賀龍的女兒,看得出來這個問題她也長久思考過。她用一種既緩慢,又幾乎不假思索的方式,一字一句說出來:

  “我覺得他們都是天上的星宿,為了人間的苦難下凡而來?,F(xiàn)在,這些苦難基本解決了,他們又都回到天上去了,在上面看著我們。”

  我默默聽著,竟無言以對。它完全超越了個人之間、家庭之間、長輩之間的利害沖突、感情恩怨,以一種帶有些許“迷信”色彩和美好民間傳說的方式,詮釋了讓人難以釋懷的復雜年代和復雜事件。

  那一刻,眼淚在我眼眶里打轉(zhuǎn)。

  父輩那一代人,他們之間有過分歧,也有過彌合;有過誤解,也有過消融。但是也要承認,有些分歧和誤解伴隨了他們一輩子,直到生命的終結(jié),也未能完全釋懷。那又怎么樣呢?影響他們對歷史的貢獻嗎?影響歷史對他們的評判嗎?

  他們沒有把生命時光留給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自己的故鄉(xiāng),而是獻給了民族解放事業(yè)。在中華民族命運面臨關(guān)鍵抉擇的歷史時刻,他們沒有逃避自己的責任。在完成民族救亡、實現(xiàn)民族復興這一可歌可泣的偉大歷史進程中,他們互為支撐、互為彌補,令事業(yè)臻于完善。

  歷史將會承認,他們早已超越了眼前的、個人的和諧,達成了一種深遠的歷史的和諧。中國共產(chǎn)黨正是從這樣一批披肝瀝膽的共產(chǎn)黨員身上,獲得了翻天覆地的力量,最終實現(xiàn)“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就是我在《苦難輝煌》前言中寫的那句話——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種深刻的悲劇意味:播種,而不參加收獲。

  父親他們那一代是播種者。這并非他們的不幸,而是他們的有幸。他們趕上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狂飆突進時代。在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關(guān)鍵時刻,父親成為參與創(chuàng)造歷史的奴隸中的一人。

  他曾回憶說:“1925年‘五卅運動’,我,一個16歲的學生打著小旗上街游行,最先接受的革命道理就是:列強欺壓中國,中國是一頭睡獅。”

  列強不敢欺侮中國了,睡獅業(yè)已警醒。父親他們完成了那一代神圣的歷史使命。

  我看見他赤著腳板,佩著紅旗、紅星以及由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構(gòu)成的全部的光榮與傷痛,與千千萬萬逝去的戰(zhàn)友一起,走進史冊——那一片分外燦爛的星空。

  2012年8月14日于江西廬山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shù)人才”獲獎者,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一南力作

[實習編輯 關(guān)茗月 編輯 瑞雪  審核 雅賢  編審 春語]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