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努魯兒虎行》系列之六:虎頭石與李廣射虎石(譚國武)

摘要:3月7日,驚蟄剛過,記者在刀爾登鎮(zhèn)黨委副書記徐風凱的陪同下,沿凌百公路南行,到遼冀交界處、青龍河畔的虎頭石一帶考察采訪。

編者按

  從2005年底到2007年初,作者譚國武在朝陽日報社工作期間,懷著對家鄉(xiāng)文化的摯愛,漢書掛角,背起行囊,開啟了行走和撫摸遼西山川的腳步,并撰寫了《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

  依地理形勢而言,努魯兒虎山就像燕山山脈和大興安嶺山脈之間的一個大大的繩結(jié),把各種朝向的諸多山脈扭結(jié)在一起,同時,依傍這個巨大的“中華結(jié)”,誕生了三條大河,即向東的大凌河,向北的遼河(老哈河)和向南的灤河(青龍河)。由此,把中原與北方、東北、東北亞地區(qū)諸少數(shù)民族及其文化緊緊地聯(lián)系起來。

  《努魯兒虎行》從2006年1月在《朝陽日報》發(fā)表第一篇《努魯兒虎——我們的父親山》,到2007年3月發(fā)表第三十七篇《黃花灘建州古城》,其間,凌源市、喀左縣、朝陽縣地界基本走完,建平縣、朝陽市區(qū)也完成大部分采訪任務(wù),后因作者工作調(diào)動而擱筆。

  現(xiàn)在本網(wǎng)發(fā)表《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以便讓更多網(wǎng)友了解朝陽,認識朝陽,從而提升朝陽知名度和美譽度,樹立朝陽良好形象。

《努魯兒虎行》系列之六

虎頭石與李廣射虎石

文圖/譚國武(遼寧朝陽)

  3月7日,驚蟄剛過,記者在刀爾登鎮(zhèn)黨委副書記徐風凱的陪同下,沿凌百公路南行,到遼冀交界處、青龍河畔的虎頭石一帶考察采訪。

  從虎頭石下,過青龍河,沿通往河北寬城的公路向西南行不遠處,翻過大煤嶺,就是河北省界。這里是歷史上有名的“盧龍道”的咽喉要塞。據(jù)說漢之飛將軍李廣鎮(zhèn)守右北平之際,曾于此處打獵“射虎”。并把石頭誤為真虎射之,因此留下了栩栩如生的虎頭石。如今,虎頭石靜靜地伏踞在青龍河畔,俯瞰著南來北往、拉人載貨的各種車輛從它的腳下轟然而過。

  “盧龍道”是北方與中原地區(qū)交流最早的、也是最便捷的陸路交通孔道。因此,被文化學者、史學家稱之為“古代溝通燕山南北而使用頻繁的一條要道,是燕山南北的中樞”。

  西漢以前,這條道路一直都是暢通的?!度龂?middot;田疇傳》所謂“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是指東漢初自建武以來,因塞外烏桓近塞和水患斷絕,使“出盧龍,達于柳城”的古道“陷壞斷絕垂二百載”,但仍有“微徑可從”。歷史學家王綿厚說:“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桓途中的‘歷平剛’,當指溯青龍河上游至今凌源刀爾登一帶平剛縣之南境,然后沿滲津河谷道直驅(qū)今喀左縣大陽山——即古白狼山。”

  建國以后,考古人員在青龍河畔發(fā)現(xiàn)了許多歷史遺跡。充分證明了從新石器時代以來,這里一直是北方地區(qū)與中原地區(qū)溝通交流的重要通道。僅在刀爾登鎮(zhèn),就發(fā)現(xiàn)了燕、齊、魏等戰(zhàn)國時期的錢幣,證明當時此地的貿(mào)易往來是非常頻繁的。同時,在刀爾登鎮(zhèn)頭道營子村小河西青龍河左岸的臺地上發(fā)現(xiàn)的兩個古城遺址。遺址分南北二城,其遺物時代從戰(zhàn)國到漢魏時期,延續(xù)較長。二城相距2000米,北城有內(nèi)城、外城(廓)之分,是為古代軍事柵寨。二城雄踞于青龍河轉(zhuǎn)折之處。由此北行可達右北平郡治平剛(今內(nèi)蒙古寧城縣黑城子古城),其間距離僅150華里。由此東行,進入大凌河支流滲津河谷道(古稱石川水)。

  據(jù)記載,西漢之際,為抵御匈奴的侵犯,于邊境之地設(shè)“中周虎落”以拒之?!稘h書·晁錯傳》載:“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diào)立城邑,毋下千家,為中周虎落。”王先謙《補注》云:“于內(nèi)城之中間,以虎落周繞之,故曰中周虎落也。”《漢書·李將軍列傳》載:“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設(shè)柵以拒胡。”由此可證,小河西古城即是史記中的“中周虎落”。

  唐玄宗開元18年(公元730年),契丹大臣可突干殺其王,率國人并脅奚眾背離唐朝,降附突厥,入寇營州(今朝陽市),造成東北邊境不寧。開元20年(公元734年),唐王朝派朔方節(jié)度副大使、信安王李祎率大軍北出盧龍塞,打擊契丹、奚。當時著名邊塞詩人高適已在信安王幕府,于是,親歷此役的高適,寫了《塞上》這首詩:“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邊塵滿北溟,虜騎正南驅(qū)。轉(zhuǎn)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惟昔李將軍,按節(jié)臨此都???cè)謷叽竽粦?zhàn)擒單于。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guān)河空郁紆。”于此我們可以看出,高適隨軍征討“兩蕃( 契丹、奚)”,詩人行經(jīng)虎頭石下,自然想到了當年“射虎中石”及讓匈奴人聞風喪膽的“飛將軍李廣”。而當年李廣鎮(zhèn)守的右北平之地,也正是唐朝時被“兩蕃”侵占的營州之地。時隔6年,高適作《燕歌行》,記述開元22年張守珪征討契丹、奚,大獲全勝的情景。詩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爭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據(jù)《史記》記載,李廣的事跡,其一是“擊匈奴”, 他平生身經(jīng)大小七十幾次戰(zhàn)斗。由于他英勇善戰(zhàn),成為匈奴貴族心目中可怕的勁敵。匈奴人稱他“飛將軍”。李廣做了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害怕飛將軍,不敢進犯。其二是“善騎射”“格猛獸”。并因此得到漢文帝的賞識。武帝時鎮(zhèn)守右北平,匈奴兵多年不敢進犯,可是常有老虎出來傷害人。李廣只要聽說哪兒有老虎,總親自去射殺。老虎碰見他,沒有不被射死的。有一次,天色朦朧,李廣瞧見前面山腳下草叢里蹲著一只斑斕猛虎。他連忙拿起弓箭,使盡全力射了過去。手下的兵士見他射中老虎,拿著刀槍跑上去捉虎。走近一瞧,全楞了,原來中箭的不是老虎,竟是一塊大石頭,而且這支箭陷得很深,幾個人去拔也拔不出來。

  傳說飛將軍李廣射虎石在河北省有兩處,但前人早就給予否定。其一,豐潤說?!端?jīng)注疏》認為:“酈氏《水經(jīng)注》言,此石在玉田、無終之間,是以后漢之右北平為李廣所治,與東越青陘之說自相矛盾,著書之難如此。”其二,盧龍說。顧炎武《日知錄》上說:“今永平府盧龍縣南有李廣射虎石。廣為右北平太守,而此地為遼西郡之肥如,其謬不辨自明。”

  以上兩說的錯誤在于都把西漢時的右北平郡治安錯了位置,因此,有張冠李戴之嫌。根據(jù)當時右北平郡治所在及具體位置,刀爾登鎮(zhèn)之虎頭石更應(yīng)該是當年李廣“射石飲羽”留下的“射虎石”。

 ?。ù宋陌l(fā)表于2006年3月28日《朝陽日報》2版)

小鏈接
  譚國武,遼寧省朝陽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教師,朝陽市國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北京師范大學訪問學者。愛好古文字和古文化研究,在《朝陽日報》、《遼寧日報》、《滿族研究》、《理論界》、香港《大公報》等各類報刊發(fā)表相關(guān)文章20多萬字。曾參與《遼寧文化通史》的纂寫工作,在《朝陽日報》社工作期間,采寫《努魯兒虎行》系列文章近40篇。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

【本網(wǎng)聲明】


網(wǎng)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