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文化傳承”公益項目
我的房客蘭花姑娘
文/管麗香(遼寧朝陽)
別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一把傘。沒有傘,必須努力在雨中奔跑。蘭花是我見過的最堅定最有毅力的女孩子,為了實現(xiàn)自己進入體制內(nèi)工作的既定目標,三年三次踏入萬人攢動的考場,不屈不撓終于修成正果。當她接到錄用通知時,一切的辛酸便一齊涌上了心頭,她喜極而泣。我把她攬在懷里,用力地抱緊她,希望通過我的熱烈把世上最美好的祝福都傳遞給她。
初識蘭花,她還是一個沒有完成學業(yè)的大學生,她在畢業(yè)前的最后一個寒假走進了小店。那一年她剛23歲青春勃發(fā)。她一米六以上的個頭,身體瘦弱,膚色略黑,眼睛不大卻很愛笑,一頭烏黑的頭發(fā)隨意披在肩上,她長相普通卻很耐看。她樸實單純,言談舉止間一直保有著一個小女孩的羞澀。蘭花是本地人,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長大,是個地道的農(nóng)村孩子。起名蘭花,或許是因為她的家鄉(xiāng)漫天遍野盛開著許多蘭花的緣故吧。
蘭花考編培訓簽的是保過合同,收費很貴,一般農(nóng)村家庭承受不起。更何況她的父母以種地為生,生活并不算寬裕。對于她的“大手筆”在別人看來,多少有些不理解甚至認為她有點自私。蘭花說,她這是自斷后路,背水一戰(zhàn),誓要把自己逼上“梁山”。關于培訓費,是自己多年勤工儉學攢下來的小金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蘭花的懂事一開始就讓我們刮目相看。
蘭花住的房間是一個比較便宜的小單間,緊挨著我的值班室,我以一個女人的小心思挨近她就是想多給她一份安全感。一個月的培訓,早晨還沒待我們起床她就去了教室,晚上也是十點后才入寢。夜深人靜,我每天不管有什么事,都會坐在接待室等她回來,除了昏黃的路燈,除了天上的月亮,我希望能用我的陪伴再給她增加一份生活的溫暖,因為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從前的自己。
隨著時間的推移,蘭花越來越拼命。半個月以后她就自加壓力每天增加兩個小時一直學習到深夜,好多時候睡著了忘記了關燈。她很自律,寫了一張張小紙條貼在開關上提醒自己及時關燈。在給她收拾房間的時候,我常常被她的小舉動所感動。
作為一個女孩子,想謀求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好像只有考編這條出路,人們習慣把這個群體稱為“考碗族”。對于這個稱呼的由來,是出于真心尊重也罷,是無奈也罷,總之是生存不易,多希望世人能以憫己之心憫天下蒼生!
時間飛快,臨近筆試,大家都為蘭花捏了把汗。因為每個人都清楚,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大家都在往前跑,那就比誰跑得更快。
第一年筆試還沒結(jié)束,就傳來了壞消息。也許是太過勞累,也許是太想得到,蘭花一時著急暈倒在了考場,從醫(yī)院回來她的眼睛已腫成了核桃。在她一帆風順的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殘酷。
第二年蘭花很順利地進入了面試,她開心得像一只小鳥進進出出熱情地和大家打著招呼。然而上天弄人,蘭花為了獲得老師們的青睞,不諳世事的她竟然在回答問題時標新立異跑了題,總分被直接拉下來,又是一年空歡喜。
第三年蘭花又來了。小姑娘越挫越勇,看起來比前兩年精神了許多,成熟了許多。她在這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終于上了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小鏈接管麗香,漢族,1966年出生,遼寧省建平縣人。遼寧省作協(xié)會員、朝陽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建平縣原文聯(lián)主席。先后在《海燕》《遼河》《芒種》《中國綠報》等報刊發(fā)表散文隨筆80余篇,主持編輯出版了《清代喀喇沁右翼蒙古王陵石雕藝術(shù)》《建平民間藝術(shù)》《建平文藝群英譜》等書籍。
[編輯 瑞雪 審核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