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力作”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力作”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心勝
文/金一南
第七章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向哪里去?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太多苦難,太多挫折,太多失敗,最缺乏的就是勝利。沒有品嘗過勝利美酒的民族,精神永遠苦澀萎靡。一定要記住那些頂天立地的英雄,他們通過勝利,給中華民族肌體注入了全新的激情、尊嚴與血性。
中國革命勝利不是來自神的輕松賦予,而是來自人的艱辛奮斗
書中涉及的大量歷史事件和人物,其他書籍中早有很多描述,但我始終覺得這筆財富沒有被很好地開掘。改革開放30年,使我們有了審視世界和審視自身的新視角。我們今天有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空間,足夠的冷靜,對過去做全方位的審視。
我并沒有著意去想怎樣寫出新意,只想回答長久盤旋于腦中的一個問題:一個1921年成立的政黨,一支1927年創(chuàng)建的軍隊,二十多年時間里,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失敗到勝利,奪取全國政權。而對手掌握全國資源,掌握國外援助,掌握一切執(zhí)政者所能掌握的優(yōu)勢,竟然在二十多年里全盤崩潰、灰飛煙滅。這個黨和這個軍隊的力量真諦在哪里?
一邊寫,一邊不斷設問、辯論和反駁。我只想真實、客觀地去展現(xiàn)這個黨和這個軍隊所具有的力量和這個力量的來源。接觸的資料越來越多,越加感到中國革命的勝利不是來自神的賦予,而是來自人的奮斗。不是來自天賜的機緣,而是來自千千萬萬人的英勇獻身。
例如我們常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1956年9月,毛澤東在中共八大預備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描述了一生中打過的四次敗仗。兩次發(fā)生在被描述為“用兵如神”的四渡赤水。真正了解了那段經(jīng)歷,你就會明白:歷史從來都是在挫折中轟隆前進的,偉人不是不犯錯誤的人,而是犯了錯誤能夠及時糾正的人。
“遵義會議”請回來的毛澤東,不是一尊萬無一失的神,而是一位隨時準備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實事求是的人。從土城戰(zhàn)斗失利后立即放棄北上渡江計劃改為西渡赤水,到古藺、敘永一帶受阻馬上采納彭德懷、楊尚昆的建議改取川滇黔邊境,皆可見紅軍“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機動靈活戰(zhàn)略戰(zhàn)術又回來了。
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與非凡,毛澤東作為這個黨的領袖的偉大與非凡,并不在于是否能夠發(fā)出神一般的預言,而在于是否能夠迅速修正自己的失誤,然后迅速采納別人的正確意見,以“實事求是”作為共產黨人最富生機和最為鮮活的靈魂。
如果有人問:那個年代毛澤東同志最偉大之處在哪里?我的回答是:那種極為珍貴的“歷史自覺”。所謂“歷史自覺”,既包含對歷史運行規(guī)律的深刻領悟,更包含對社會發(fā)展前景的主動營造。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送來了組織指導,甚至送來了部分經(jīng)費;但沒有送來“工農武裝割據(jù)”,沒有送來“農村包圍城市”,沒有送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無須諱言,當時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接受過共產國際和蘇俄援助,國民黨得到的比共產黨要多得多。而毛澤東同志開創(chuàng)的“建立廣大農村根據(jù)地”“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其中一個沒有被揭示出來的重大意義,就是使中國共產黨不但獲得了政治獨立,更獲得了經(jīng)濟獨立。
紅色根據(jù)地和農村革命政權的廣泛建立,不但在政治上開辟了中國共產黨人自己的理論領域,在軍事上建立了中國共產黨人自己的武裝力量,在經(jīng)濟上也擺脫了對“共產國際”的依賴。“打土豪、分田地”既是紅色政權政治動員的基礎,也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經(jīng)濟獨立的基礎。這確實是了不起的事情。
毛澤東在最為嚴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各派軍閥的連年混戰(zhàn)之中,為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最廣闊的發(fā)展天地。這塊天地不但擺脫了敵人,也獨立于友人,使中國共產黨人真正獲得自主的基礎。
所以中國革命具有這一獨特現(xiàn)象:“紅色首腦”最先在發(fā)達富裕的上海租界建立,“紅色政權”卻最終在貧困落后的山區(qū)、邊區(qū)扎根。如果不產生在現(xiàn)代化的大城市,中國共產黨不可能獲得先進的思想體系,不可能獲得后來眾多的領導精英。而如果不分散到貧困落后的邊遠山區(qū),紅色政權便無法獲得充足的給養(yǎng),紅色武裝也無法獲得堅韌頑強的戰(zhàn)士,中國共產黨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
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最大歷史自覺,就是從來不將馬克思主義絕對化,也從來不將自身經(jīng)驗絕對化,而是立足中國大地,根據(jù)中國的實際,用中國的辦法解決中國的問題。這是這個黨能夠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取得種種成功的最大優(yōu)勢所在。在這一基礎上,才真正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革命道路。
(未完待續(xù))
一南力作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獲獎者,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0227/20200227073742259.jpg)
[編輯 瑞雪 審核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