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力作”專欄
長期身處和平年代,極易使人在樂享生活、爭名逐利、心浮氣躁、得過且過的狀態(tài)中慵懶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卻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擔當。作為負責任的網(wǎng)絡媒體,極有必要重復吶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是一位勤勉自強、才華橫溢、著作等身、影響深遠的軍中俊杰、愛國學者。其作品以說理透徹、恢宏大氣、振聾發(fā)聵而著稱,獨具提神醒腦、救贖靈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警示當代、鼓舞民志,更為啟迪后世、昭告未來,經(jīng)請示將軍同意,本網(wǎng)編委會決定于2020年3月12日開啟“一南力作”專欄。愿借將軍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積極踐行“導引群心、朝向太陽”理念。
敬請各位網(wǎng)友多多轉發(fā),助力公益善舉,共襄復興偉業(yè)。
心 勝
文/金一南
第六章 和平之履
內外因素相交,對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能力提出嚴峻考驗。今天最需要也是重要的,不是概念的相互證明和反復演繹,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在不怕碰得頭破血流的實踐中切實向前推進。
我們的時代,我們的擔當
剛剛過去的2012年,讓我們一言難盡。想象力再豐富的人,也難以想象十八大之前,有如此眾多的嚴峻考驗橫亙在我們面前。
年初,重慶事件發(fā)生后,參加共和黨總統(tǒng)候選人競選的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在競選演說中自得地說:“王立軍、陳光誠這些人在危急時刻首先想到的是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這使我感到,美國的價值觀(在中國)已經(jīng)深入人心,它起的作用比我們的軍事力量更加重要。”緊隨其后發(fā)生的黃巖島事件,接著又發(fā)生釣魚島危機,又使不久前美國《時代》周刊的評論強烈再現(xiàn):“美國更希望中國成為另一個日本:一個經(jīng)濟上強大、政治上合作、戰(zhàn)略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軍事上束手束腳的國家。”
建國六十余年、改革開放三十余年的新中國,幾乎是突然之間來到了前行路口。
中國向何處去?向前?向后?向左?向右?
舉世矚目。
預言中國要崩潰、會四分五裂、將發(fā)生大麻煩的比比皆是;希望中國蛻變、轉向、混亂的比比皆是。這一切,發(fā)生在新中國的建設發(fā)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進出口貿易將成為世界第一、經(jīng)濟總量已經(jīng)成為世界第二的時刻,發(fā)生在我們正在或已經(jīng)成為世界最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最大的移動電話用戶、最大的汽車生產(chǎn)和銷售用戶的時刻,發(fā)生在我們正在以世界上最大的規(guī)模、最短的時間內實現(xiàn)幾億人口脫貧致富的時刻。簡單事實與復雜思緒之間的巨大反差,優(yōu)裕生活與激烈觀點之間的強烈沖撞,似乎就像火車頭行駛越快轟鳴聲越大一樣,以一種十分另類的方式,印證著中華民族的復興。
其實全世界沒有人否認,這個歷盡苦難的民族正在眼前崛起。
1840年以來,把中國建設富強,是多少代人的夢想。從林則徐的鴉片禁煙,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再到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的洋務自強,康有為、梁啟超的戊戌維新,孫中山的辛亥革命,各種方法試過了,各條道路走過了,都沒有能夠實現(xiàn)這一夢想。
新中國前三十年,也未能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財富。
改革開放之初的1984年,小平同志設想:什么時候中國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搞到一萬億美元,拿出百分之一來搞國防,就是一百億美元,那個時候我們就是比較強的國家了。
今天我們的國民生產(chǎn)總值已經(jīng)超過七萬億美元,國防投入超過一千億美元。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財富總量,大大超出了新中國第一代、第二代領導人的設想。我們今天擁有的物質實力是前輩無法企及的。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復興這一偉大目標。
近代以來,面對“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中華民族太多苦難,太多挫折,太多失敗,最缺乏的就是勝利。中國共產(chǎn)黨人通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獲得一系列驚天動地的勝利,最終使中華民族告別了長期沿襲的頹喪萎靡之氣,完成了民族的精神洗禮。否則我們今天可能還得按照別人的喜好選擇,還得看著別人的眼色行事,就像魯迅描繪的阿Q和毛澤東嘲諷的賈桂一樣,至今無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十余年改革開放,使這一洗禮由精神延伸到了物質,由政治擴展到了經(jīng)濟。不但站立起來,而且富裕起來的中國人,讓“社會主義不能消滅貧困,只能使貧困普遍化”這一西方經(jīng)典論斷黯然失色。今天我們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擁有的財富,皆為五千年歷史前所未有。中國取得的成就、中國發(fā)展的方式成為全球議論紛紛的話題。這樣的時代對每一個華夏子孫來說,能說不是大時代嗎?
大時代中的大牢騷,本不足懼。“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大時代中的大擔當,尤為可貴。疾風然后知勁草,盤根錯節(jié)然后識利器。
今天我們擁有前輩從未擁有過的巨額物質財富,我們也面臨前輩從未遇到過的復雜問題:高速發(fā)展中的城鄉(xiāng)、地區(qū)失衡問題,收入差距過大引發(fā)的社會公平問題,單純追求GDP導致的環(huán)境破壞問題,脫離群眾的官僚特權問題,侵蝕執(zhí)政基礎的以權謀私和嚴重的腐敗問題。毫無疑問,改革開放步入深化期和攻堅期。好干的,代價小的,得罪人少的,見效快的,基本都做完了。剩下的幾乎都是難干的,代價大的,得罪人多的,見效慢的。在這一現(xiàn)實境遇中,要干,要往前走,太需要一批不以眼前利害和任內利益為最高追求,而以追求長遠利益為己任、銳意進取、敢于擔當?shù)念I導者了。
20世紀30年代,面對國內經(jīng)濟凋敝、政治混亂、日本侵略者步步蠶食的黑暗困鏡,地質學家丁文江說了一句極具內力的話:“只要少數(shù)之中的少數(shù),優(yōu)秀里面的優(yōu)秀,不肯坐以待斃,這個民族就總有希望。”我們今天早已脫離了當年那種艱難困境。但在大動蕩、大變革、大轉折時期,一批領導者敢于擔當、能夠擔當,依然是在世情、國情、黨情發(fā)生深刻變化之時殺出一條血路、闖出一條新路的基本依托。共產(chǎn)黨人的先鋒作用、模范作用、奮斗精神、犧牲精神,無不體現(xiàn)于艱險、困難、混沌時刻挺身而出、橫刀立馬的大無畏之中。
世界進入劇烈動蕩與調整的時期,東亞及西太平洋地區(qū)成為全球戰(zhàn)略競爭中心和焦點。內外因素相交,對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執(zhí)政能力、帶領民族走向復興的能力提出嚴峻考驗。今天最需要也是重要的,不是概念的相互證明和反復演繹,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在不怕碰得頭破血流的實踐中切實向前推進。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實踐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xiàn)實性和力量。馬克思還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擔當?shù)钠D難,擔當?shù)膫グ?,集中體現(xiàn)于馬克思以上話語之中。
現(xiàn)實已經(jīng)展示,生活于這樣一個前所未見的大時代,多么有幸。
歷史將會證明:擔當于這樣一個走向復興的關鍵時刻,多么有幸。
(未完待續(xù))
金一南,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模范教師,全軍英模代表大會代表。全軍首屆“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獲獎者,連續(xù)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國家安全戰(zhàn)略,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并代表國防大學赴美軍院校講學。兼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南軍事論壇》主持人,《中國軍事科學》特邀編委。2008年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軍營新聞人物”,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