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特稿
兒時元宵節(jié)
文/文化信使 楊廣大(遼寧朝陽)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它是春節(jié)的延續(xù),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在元宵節(jié)燃燈放焰的習俗。唐代詩人盧照鄰“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的詩句就生動地描繪了當年元宵節(jié)張燈結彩的空前盛況。
我兒時的元宵節(jié),遠沒有盧照鄰筆下的元宵節(jié)那么壯觀,過得雖然儉樸,卻也別開生面、饒有風味。
扭秧歌辦燈會算是年年必有的大型活動。元宵夜人們組織起足有三四十人的隊伍,各個踩著高蹺,手里舉著紙糊的里面點燃蠟燭的燈籠,踩著鏗鏘的鼓點扭起了歡快、豪放的東北大秧歌。秧歌隊到誰家拜年,誰家就會擺上一張桌子,沏上一壺茶水、放上幾盒香煙之類的物品算是作為酬謝。我們一群小孩子可是樂開了花,勁兒勁兒地跟在后面看熱鬧。明亮的燈籠隨著人們的舞動而上下飄逸,看得人眼花繚亂,真就有了“疑星落”的幻覺。舉燈的人們走在大街上或是胡同里,于是燈籠連成長長的一串,像一條美麗的火龍在天地間穿行,那種靈動的柔媚姿態(tài),那種帶有些許朦朧的神秘,那種飽含濃濃詩意的灑脫,讓人看得如醉如癡、流連忘返。
撒路燈也是元宵節(jié)一道必不可少的靚麗風景。人們用谷糠或是高粱殼拌上煤油,裝在一個廢舊的水筲或者鐵盆里,在長長的胡同里隔大約五六米放一堆,每放一堆就用事先備好的火柴點燃一堆,最后一個個燃燒的火堆連成一條極富詩意的長線,像一條慢慢游動的漂亮火蛇劃破了寂靜的夜幕。更有勤快的村人將路燈撒到了村邊的西山上。只見長長的一串路燈像一支神秘多彩的畫筆,就那么隨意地輕輕一抹,便描繪出了西山的清晰輪廓,看上去異常醒目,有著大氣磅礴的壯麗。像群星在浩瀚夜空中頻頻閃爍,又像如今人們裝飾在高樓大廈上的彩燈一樣流光溢彩。
最快樂的事當然是放“焰火”了。吃過晚飯,天剛一擦黑,我就和幾個小伙伴帶上火柴,拿上家里用過的光禿禿的舊炊帚疙瘩,樂顛顛地跑到村東頭的野地里,揀些高粱、玉米茬子之類的柴火堆在一塊燃起一堆火。當時年幼無知,多年后我才知道這在野外燃起的“火”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篝火”。我們在火焰歡快舞蹈的火堆上把炊帚疙瘩點著,紛紛把呼呼冒著火苗的炊帚疙瘩使勁地拋向夜空,劃出一道道美麗的弧線,看上去就像現(xiàn)在人們年節(jié)燃放的煙花一樣璀璨。當炊帚疙瘩燃燒不好時,就攥在手里掄起胳膊猛轉幾圈,然后順勢拋向空中,這樣不僅亮度大而且拋得高。如此一次次反復拋擲,卻毫不知累,直到炊帚疙瘩散板了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家里,一頭扎在熱呼呼的土炕上沉沉地睡著了,那夢的天空自然是一片燦爛。
小鏈接楊廣大,遼寧北票人。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監(jiān)事,北票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散文作品入選中學語文教輔用書、中學語文考試閱讀分析題、各種散文選本,出版散文集《故園風物》。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