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特稿
編者按:
元正啟令節(jié),嘉慶肇自茲。隨著新年鐘聲轟然敲響,環(huán)球共樂,普天同慶。千家和瑞,萬邦吉祥。
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本網榮幸推介一位尚在遼寧省北票市高級中學就讀的小才女——任思凝。她的文筆或許還有幾分稚嫩,她的思想或許還有一些單純,但是,她那豐富敏捷的才思,迥異于人的才情,出類拔萃的才華,天馬行空的文筆,卻給我們帶來了重重驚喜!
新歲賞新景,新年推新人。自即日起,今日朝陽網將攜手好名聲網,同步推出任思凝系列習作,以饗廣大網友。
心挽杏花春雨 人生處處江南
——讀王清銘《杏花春雨江南》有感
文/任思凝 編輯/趙盼
“合上書一想,倒像是見了這景的。”《紅樓夢》里那位最先出場卻著墨不多的剔透女子香菱,用樸拙的語言道出了詩的精髓。
王清銘心里的“杏花春雨江南”,恰如香菱眼里的“大漠孤煙”,以其強烈的畫面感,“入畫入書或入印”,“引發(fā)了無數人的共鳴”。這般風景,豈不美煞!
美自美矣,真正醉了我心的,卻是文字背后凝結的那股濃濃的情緒。
如他所言“在我們遠離故鄉(xiāng),或者感覺光陰悄然遠逝,我們的心頭就有杏花開放,就有江南雨猶如唐詩宋詞一樣,在我們夢的邊緣平平仄仄地滴落,淋濕了我們押韻的心情。”在隔海的某片大陸上,每逢月圓,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那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揮別舊友,最先涌到舌尖的是那句“隨君直到夜郎西”……詩,成了我們條件反射的自然,成了共度悲歡的另一個自己。詩更是血液,是骨髓,是我們的文化基因,代代相傳。一句詩就可以帶你歷經千山萬水,穿過千秋萬代,陶然于文字之內,相契于靈魂之上,升華成一種民族符號,天涯海角何懼,念一句故里的詩,心就敲響了回家的門。此番情懷,怎不醉人?
醉自醉著,真正直戳心底的,還是那意境背后凝聚的沉沉的思考。
2016年北京高考作文,居然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為題。我想,這里的“老腔”,也如同“杏花春雨江南”一般,超越了藝術形式的本身,成為一種象征,一種對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感慨與思考。而《中國詩詞大會》的走紅,恐怕也不只是因為“網紅才女”的出現,更多的是國人心中對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呼喚與眷戀。
恰如王清銘所言“人們并不是真的要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去尋找‘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這樣的詩意和浪漫在現代生活中早已消逝,但并沒有隔斷現代人的向往。人們是懷舊的,也向往過上一種詩意的生活,這是日漸豐富的物質生活所無法彌補的心靈缺失。人們對杏花春雨江南的向往和懷戀,也是同樣的情愫。”
“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的意義在于以文“化”人,而不僅僅是把典籍中的好詞妙句掛在舌尖、寫成標語。其實,只要我們心挽杏花春雨,人生處處皆是江南。當你厭倦俗世的喧囂,詩會帶你在東籬下悠然采一朵菊花;當你困囿難尋出路,詩會攜你再看一眼自顧自陰晴圓缺的明月;當你收獲成功的喜悅,詩會邀你共騎一馬,去踏上春日的長安,賞那園姹紫嫣紅。
千年傳承,詩意其實早已植入我們的內心深處,融入我們的骨血之中。即使歷史的車輪已轉過千萬載,詩中融鑄的那份真情依舊如同淅淅瀝瀝的杏花春雨,醉了我的情,痛著我的心,暈染著我心底的水墨江南……
作于2017年11月26日
附:
朝陽市“三好學生”任思凝事跡材料
任思凝同學是一名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高中生。她思想純潔,志向遠大,真誠善良,陽光向上,虛心好學,多才多藝。
她深諳“土扶可成墻,積德為厚地”的道理,所以在學習和生活中,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認真服從班級管理,模范遵守校規(guī)校紀,與師生相處融洽,關心集體,樂于助人。除了熱心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她還把自己的零花錢通過愛心助學網站寄給那些家庭貧困的寒門學子,且堅持數年。她用默默的堅守和滿滿的正能量感染著身邊的人,曾榮獲北票市2016年“三好學生”,并多次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
在學習上,她勤奮求知,刻苦努力,各門功課均衡發(fā)展。課堂上,她跟隨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遇到難題及時向師生虛心求教。經驗交流會上,她與同學真誠探討……虛心好學的精神、誠實嚴謹的態(tài)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使她的學習成績在年級里一直遙遙領先。在學校組織的“英才杯”競賽中,她一舉斬獲語文學科第一名、英語學科第二名和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并在2016年全國基礎教育英語綜合能力競賽中榮獲七級全國三等獎。
她熱愛寫作,并勤于練筆。讀高中以來,每次考試后,她的作文都要作為范文在全年級印發(fā)和講評。同時,一些小作品也不斷獲獎并在校刊發(fā)表,曾被評為??瘍?yōu)秀撰稿人。她所撰寫的《納蘭性德詩詞語言特點探討》一文,被《北方文學》刊用。在遼寧省“給家人的一封信”征文活動中,榮獲高中組三等獎;在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生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中,曾榮獲三等獎;在第十五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她更是脫穎而出,斬獲決賽一等獎。
此外,她還擔任班級學習委員,積極參加學校社團工作。工作中,她主動細致,富有團隊精神,樂于奉獻。大到校刊、校運會、校園廣播,小到每一次的墻報設計,她都認真對待、積極配合、獻計獻策。在2017年5月學校舉行的十八歲成人禮上,她作為學生代表發(fā)言;在2017年9月的開學典禮上,她代表高二、高三學生做表態(tài)發(fā)言。
與此同時,她還特別關心國家大事,經常讀一些時政新聞和報刊。同時她也喜歡讀一些中外書籍,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為將來走出校園、投身社會、報效國家,儲備知識,積蓄能量。
遼寧省北票市高級中學
201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