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凌晨
文圖/文化信使 孫玲玲(遼寧朝陽)
“這悠長命運中的晨昏,常讓我望遠方出神”。凌晨兩點的夜空,剛好有一顆星,閃亮無比,此刻我們之間,便是最遙遠的遠方。
——題記
最近在讀陶立夏的文字,剛開始覺得插圖好看,有些喜歡的句子,劃線筆記。后靜下心來細細咀嚼,瞬間共情。筆者的文字,每個人讀起來,感受都會不同,畢竟解讀那些文字的背后涉及太多的東西。
像是在聽她描述關于孤獨的故事,又像是在描述自己。這是我們共通的東西。太喜歡那樣的文字,表面看充滿文藝氣息,卻直擊內心深處,真實得不必為外人所知道。要知道,生活中,很少遇見一個可以深談的人。換句話說,有些人一生也不懂得如何深談。
如她所言,“寫作的樂趣就在于,任何虛構的故事里都容納著人的真實情緒”。更不必說沒有虛構之說的文字了。所以,無所謂浪漫與文藝,文字若失去真實,便再也無法浪漫起來,無法文藝下去。
過去,不太懂得回想這回事。年紀越大,越會發(fā)現,回想有多重要。很多人對此嗤之以鼻,可是即便眼前的歡樂,不也終會變成回想的內容么?它如那些隨時間之河緩緩流淌的文字,印證了我靈魂的形狀。所有的今天與此刻,都會變成一粒石子,沉入我們心中的那片大海,然后被我們遺忘。若還能撈起來,便一定是叫做回想的東西。
小時候的興趣愛好,真的會影響人的一生。哪怕是最不值一提,看起來毫無意義的事情。兒時我喜歡蹲在路邊撿石子,身邊駛過的車輛,走過的人群,仿佛都與我無關。那一刻,我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長大后,每次到景區(qū)看見漂亮的鵝卵石,都有種想把它們抱回家的沖動。前一陣野外露營,看見被河水沖刷得無比干凈的石頭,仿佛看見了一堆寶貝,欣欣然的樣子。
對石子的執(zhí)迷,對草木的喜愛,對咖啡與茶的依賴,都在不聲不響地影響著我。它們同孤獨一起成為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光亮。
這世界,有那么多人,能在凌晨兩點醒來看到一顆閃亮的星星,我該感謝幸運的眷顧。
飛機每天都會有抵達的遠方,而我們終日在上班與下班之間丈量方寸。同樣的遠方,或許存在不同的地點。愿我們都能終日心安,安于一隅,也安于自己的“遠方”。
嗨,星星,你還好嗎?
小鏈接孫玲玲,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現任遼寧省朝陽市第十五中學教師。喜歡用樸素的文字記錄生活,愛好讀書、寫作、旅行等。最喜歡的一句話:“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