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獨處
文/文化信使 沈德紅(遼寧北票)
小時候,我有固定的玩伴,每天不是我找她們,就是她們找我。踢口袋、跳皮筋、捉迷藏,每天在村子里野,不愿意回家,心里面盛滿了快樂。
上學了,和最好的同學,相約一起去學校,放學了一起回家。和她手牽手、肩并肩地走。有時候還唱著歌:“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上小書包?” 歌聲驚飛了草叢中的小鳥,我們開懷大笑,笑聲引得太陽公公站在山頭上,笑咪咪地望著我們。
初中畢業(yè)回村,有幾個特別要好、無話不談的好姐妹。家人因為生活奔波,聚少離多,大多是我一個人看家。最好的姐妹來給我作伴,每天坐在小院里看月亮和星星。那個時候的我,愿意把心里話說出來,哪怕最隱秘的心事,也愿意說給她聽。哪怕她不說什么,只是緊緊地握著我的手,我頓感自己很溫暖。
二十幾歲時,我遠嫁他鄉(xiāng)。從此以后,我的心田變成一個野草叢生的荒野。我經常感覺到自己是像被誰遺棄的人,心里面落寞無著,心里的話,像烏云密布,滿滿地擠壓在胸口,無處傾訴,靈魂也像一粒漂浮的塵埃,無處安放。
我的婆家,因為承包荒山,進山打拼。這里地處偏僻,環(huán)境閉塞,很難接觸到外界。人是群居動物,不喜歡離群索居。日子過得苦點累點都無所謂,最怕的是,生活中沒有一個稱為朋友的人相伴。這個地方只有我們一戶人家,愛人雖然兄弟五個,但因為弟兄們受不了這個環(huán)境的孤苦無依,都搬走了。只有我們和婆婆一家在此居住。
這一段日子,是我人生最灰暗的時候。那個時候,這里還沒有電,沒有任何通訊設施。那樣的日子,簡直是與世隔絕的日子,摧毀了曾經夢幻般的向往,除去愛情浪漫唯美的光環(huán),一切都是現(xiàn)實中的瑣碎和無奈。
十幾年里,我心靈找不到棲息地。我在娘家住幾年,回遼寧住幾年。感覺生活是如此的灰暗,沒有目標,看不到希望。
2013年,我開始上網(wǎng),愛上讀書寫日記。把自己這么多年,心里積累的東西,都拿出來,寫進了日記,我的心也好像找到了一個樂園。因為有了文字這個朋友,心里面不再那么孤單了。
在這個深山一隅,是書籍陪伴我度過了寂寞難耐的時光。門前的小河邊、院外的柳樹林中、高高的草垛上、飄滿菜香的小園里,都有我讀書的身影。我總是讀完一篇,就凝神遠眺,看群山綠樹,觀藍天白云。或者低頭思索,浮想聯(lián)翩。心里流淌著故事里的美好情愫,或悲傷或歡樂。也許看書看得太多的緣故,本來普通的一草一木、山川河流,都被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開始飛翔起來。
如今的我,有了質的蛻變。學會獨處,享受孤獨!讓寂寞開出一朵花來,芬芳我的山里歲月。
(本文發(fā)表在《松原日報》3月31日,經作者授權編發(fā),編發(fā)時略有改動)
小鏈接沈德紅,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朝陽作家協(xié)會會員,北票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新西蘭華文報》等多家報刊及今日朝陽網(wǎng)等網(wǎng)絡媒體。有作品入選《啟功文化在赤峰》《青年作家年鑒》《在希望的田野上》選本,作品多次獲獎,接受過媒體采訪。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