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1109/20201109012034316.jpg)
還記得小時候的冬天嗎?
文圖/文化信使 孫玲玲(遼寧朝陽)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回憶起自己12歲的時候,父親離世五年,母親帶著兄妹四人,艱難地捱過物質(zhì)匱乏的苦澀歲月。在零下十度的凌晨,與鄉(xiāng)人奔忙于冰凍的鄉(xiāng)路,各自向家中搶拖冰凌壓斷的大樹枝,那份熱火朝天,那份不畏嚴寒的勇氣,那份為母分憂的責(zé)任感,讓人心生敬佩。在寒冷的冬季漫長的夜晚,母親借了昏暗的煤油燈光縫縫補補,她則在燈下寫著作業(yè)。寒冷包圍了整個房間,她們只能相偎相依在土炕上,被褥相擁,仍難以抵御徹骨的寒冷。因為肚里糧食少,過不一會兒,肚子便開始翻騰。母親為了哄她,便在灶下未燃盡的灰燼里預(yù)先埋下幾塊地瓜,不時給她一份驚喜;或者抓把玉米粒放進灶膛,便會爆出香香的玉米花了。
這位偉大的母親不禁讓我想起了我的大姨,大姨也是這樣一位吃苦耐勞、特別要強的母親,小的時候,媽媽經(jīng)常把我送到大姨家,大姨經(jīng)??p縫補補到深夜也不休息,傾盡所能照顧整個家庭,還記得大姨為我做的棉手悶子,陪伴我度過一個又一個快樂的冬天,給予我無盡的溫暖。如今大姨雖然病逝這么多年,但是這樣一份對艱難歲月的抗爭,這樣一份堅忍和勇氣,伴隨著哥哥姐姐的一生。始終鼓舞著她們在人生的路上不懼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小時候沒上過幼兒園,老媽每次把我送到大姨家的路上,會把我用被子裹得嚴嚴實實,然后里面放上一個滴流瓶,灌滿熱水,很溫暖的回憶!至于熱水袋,相信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陪伴我們度過多少寒冷的夜晚??!那時候哥哥陪著我在自家的炕上玩打彈珠,用兩個作業(yè)本的本夾子來回的打毽子……那個年代我們同樣快樂地度過每一個寒冷的冬日!
那時候我們冬天生爐子,我最愛去田奶家住,每次看見田爺大清早起來,把燒完的煤灰倒掉之后,再挑揀出部分煤渣回來繼續(xù)燒,那時候不懂事,現(xiàn)在回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和家人、朋友一起圍坐在火爐邊上,一邊取暖,嗑著瓜子,喝著熱水,聊著家常,暖到心底!在爐子上面或者邊上烤上發(fā)面餑餑,那時候餓了就最愛吃這個餑餑,別提多香了!
遇見蹦爆米花的最開心,捂著耳朵跑好遠等著,還有最愛的冰糖葫蘆,吃到嘴里,甜到心里,那個美?。⌒r候,很愛吃糖葫蘆,也曾看過鄰居家的爺爺制作糖葫蘆的過程,覺得很神奇。作為一個在大東北長大的孩子,對于糖葫蘆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思,單是冬日里就那么遠遠看著,自行車上的一串串紅果果,可愛至極,為寒冷的冬日里增添了一抹亮麗的風(fēng)景。
還有東北人最愛的凍梨、凍柿子、柿子餅,晚上在家里沒啥吃的就吃這個,當然也有江米條和山楂卷的陪伴。前些日子老媽提到要做粘豆包,在東北也是個大工程啊!我喜歡吃開始煮熟的豆子,甜甜的,過程很費時費力,蒸出一鍋黃的、白的,軟軟糯糯,蘸上白糖,又香又甜。除了好吃的,還有很多好玩的事可做,在家里“彈溜溜”是最愛的游戲之一,五顏六色,還可以當棋子!打“滑刺溜”到天黑,抓“嘎拉哈”、賞冰花,好多有趣的事。
當故鄉(xiāng)已經(jīng)很遙遠,當年寒冬的奔波與勞累,已成為淡淡的記憶,如黑白照片,又如老電影,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模糊了。而今,冬天再冷,周身都會奔騰著一股熱流,這股熱流一直溫暖至今,那些清苦日子里的美好,將在心底閃閃發(fā)光。
小鏈接孫玲玲,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現(xiàn)為遼寧省朝陽市第十五中學(xué)教師,龍城區(qū)骨干教師,七道泉子鎮(zhèn)、龍城區(qū)人大代表。愛好寫作,讀書等。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