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磁帶情緣
文圖/程彤(遼寧朝陽)
那是一段永遠不能磨滅的時光印記,雖然已塵封多年,但每每想起,卻依然清晰和眷戀。
記不清什么時候開始喜歡上了唱歌,只記得每次老師上音樂課,我就莫名地高興。每當手風琴響起,心中的澎湃和激昂亦或是委婉和抒情,都在隨著音樂的漸起而起伏著、變化著……
小時候,農村的生活基本都差不多,唯一能滿足個人娛樂活動的場所就是生產隊的場院,那里有永遠都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唯一能滿足個人音樂愛好的設備就是鑼鼓和喇叭,那里奏響了金秋豐收后的喜悅和歡快的頌歌。后來,所有的唱歌樂趣,都是隨著廣播事業(yè)的發(fā)展而慢慢被激發(fā)出來的。再后來,又有了收音機,《梨園夜話》《每周一歌》《今晚八點半》等節(jié)目精彩紛呈,深受老百姓喜愛。從那時候起,所有與音樂有關的故事都深深地鑲嵌在了童年的美好歲月里……
中學結束后,唱著《十七歲的雨季》,懷揣夢想,伴著鑼鼓聲、火車汽笛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雄壯樂曲聲,走進了綠色軍營。軍營的多彩生活使我的音樂愛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奠基和發(fā)展。部隊的訓練是苦的,身體是勞累的,但內心是澎湃和自豪的。每當訓練間隙,班長都讓我給戰(zhàn)士們唱首歌鼓舞士氣?!稛嵫灐贰饵S土高坡》《小白楊》唱響了軍營訓練場。但凡部隊的文藝活動都少不了我的身影。從那時起,“軍營百靈”的稱號伴隨了我的整個軍旅生活。
八十年代中期, 隨著科技的進步,錄音機的暢銷和實用性,更加吸引了我。記得服役的第六年,第一個月的工資三百一十塊錢剛剛發(fā)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奔向了五金商場,買下了我早已看中的雙卡錄音機。于是,每月的生活開銷又多了一項“磁帶款”。跟著磁帶上喜歡的歌星和歌曲練唱也成了每天業(yè)余時間的必修課。那是一段跟風的歲月,那是一個追星的時代。閻維文、呂繼宏、蔡國慶、毛阿敏、張學友等都成了我心中的明星。正是這些看似盲目的跟風和追星,才有了歌唱比拼的多次獲獎,也著實讓我在軍營里小小地火上了一把。
不斷地努力摸索,使我并不滿足于只是模仿明星唱的現(xiàn)狀了,于是,慢慢學會了錄制自己的作品。從此,我聽清了自己的聲音。在不斷地錄制、糾錯、重錄中,我的音準、清晰度、作品表現(xiàn)力都有了質的飛躍。一部《綠色的軍營,火熱的歌》屬于我自己的專輯從此誕生了。專輯內容囊括了朗誦、戲曲、歌唱、器樂獨奏等內容,每每聽起,不禁沉浸在充滿成就感的快樂之中,因此,幸福感時常洋溢在臉上。也正是這盤專輯,鑄就了我一生的愛戀。我用歌聲,打動了一位姑娘的芳心,已至于一路的互相鼓勵和支持,一直走過了風雨無阻的二十三個春秋。如今音樂平臺的多樣化,再一次給我們共同的愛好和才藝增添了新的展示空間。于是,在全民K歌平臺上發(fā)布了不少屬于自己的作品,并用歌聲、人格魅力和實力征服了不少粉絲。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隨著高端音樂設備的層出不窮,錄音機退出了歷史舞臺,因此,磁帶成了一堆“廢物”。想當年,正是這樣一堆“廢物”,讓我對音樂的追求是那樣的執(zhí)著,信心是那樣的堅定。也正是這樣一堆“廢物”,見證了我的歌唱生活,更見證了我最美的愛情……
小鏈接程彤,漢族,1972年生人,畢業(yè)于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微信網(wǎng)名老班長。軍齡16年,現(xiàn)為農民。愛好音樂,詩歌,小小說等。
[助編 秋水 責編 雅賢]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0226/202002261148057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