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開荒地
文圖/文化信使 張美玉(遼寧凌源)
父親離開我們已有兩年多了,可每每回憶起父親時,就像還在昨天一樣。今天,我和母親閑談時聊到了父親的開荒地,仿佛回到了從前。
父親最大的樂趣是寫詩、作畫、做根雕和種地。十年前,父親身體很硬朗,用鐵鍬、鋤頭和洋鎬等工具,花費了半年時間,在距家二里處開辟了近兩畝的荒地。
這片地位于山腳下。以前,那里寂寥荒蕪,坑坑洼洼,雜草叢生,一鎬下去石塊崩挺遠。我多次跟父親說開采這塊地難度太大,不如放棄享清福,可父親總是駁倒我的意見,說:“人歲數(shù)大了,不上班了,總該找點樂趣,活動活動筋骨,陶冶陶冶情操吧。”父親還說:“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有毅力,要有迎難而上不怕困難的精神,否則一事無成。”父親按照自己想法,堅持不懈地開墾荒地。
經(jīng)過父親半年的努力,荒蕪變桑田。父親像作畫一樣把每一塊地都劃分成了各種形狀,有長方形的、正方形的、圓形的……地里種上各種蔬菜、地瓜、玉米等,高中低搭配合理。每每有人路過,都會停下來和父親一起看看這塊地,看看那塊地,然后坐下來抽根煙,喝口水,戲說這地可以當旅游景點了,種出的作物可以供上全家人吃,荒地變得有價值了。父親每每聽到這樣的說法,都會皺紋綻開合不攏嘴,甚至連續(xù)幾天不停地向我們姐弟學(xué)說別人的夸獎。
父親的這片地,泥土松軟平整,植物茂盛,生機勃勃。各種農(nóng)作物變得熱鬧了。地瓜秧探著頭,蠢蠢欲動,長圓形的綠葉像倒扣的雨傘展示自己的威風(fēng);玉米苗伸展腰肢躍躍欲試,帶形的綠葉像少女的飄帶一樣;西紅柿秧擁在架子旁,土豆秧簇擁在一起,辣椒秧、茄秧和小蔥千姿百媚。
累了,父親就在菜地旁邊的柳樹下歇息。休息過后,他繼續(xù)像伺候孩子一樣伺候他的心愛之物,撿一撿地里的石子,拔一拔地里的雜草,擺正架枝,用鋤頭松松土……樂此不疲,天不黑不歸。
每當蔬菜、地瓜和玉米成熟的時候,也是父親最忙的時候,他不斷地把豐收的果實送給我們姐弟家、親戚家、朋友家和鄰居家。
父親已離我遠去。我再也看不到父親開荒時彎腰的背影,看不到父親送瓜果時忙碌的身影,再也看不到父親說服我們時那篤定的神情,但父親開荒時的勤懇勞作、堅持不懈的精神在我心中逐漸生根、發(fā)芽。
今天,與母親閑談,憶起了父親的開荒地,懷著一份感恩之情寫下這些文字,以此懷念我的父親。
小鏈接張美玉,筆名藍田。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F(xiàn)就職于遼寧省凌源市楊杖子九年一貫制學(xué)校。2019年遼寧省教育系統(tǒng)“最美教師”,朝陽市、凌源市骨干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秀教師,凌源市名班主任。朝陽市《斑斕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作品散見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成》《中外教育》等報刊及今日朝陽網(wǎng)。
[助編 繁花似錦 責(zé)編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