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玉蘭花
文圖/文化信使 王慶民(遼寧朝陽)
玉蘭開了!真是一夜春風(fēng)來,萬朵銀花開。駕著“長槍短炮”的,咔嚓連聲。握著手機(jī)的,上樹爬墻。“來,合一個(gè)。玉蘭,代表圣潔。”熟悉的聲音扣動我的耳鼓。掏出我的小數(shù)碼,急的我臉紅了,怎打不開了呢!一喊,把自己喊醒了,竟是一夢。拉開窗簾,朝高大的玉蘭樹屬望。晨霧迷茫著春的清涼,朦朧里,灰白的枝條隱隱,向上挺起的枝條模糊著骨朵兒。灰褐色的毛頭兒,有大號提斗筆的頭兒大。一只又一只毛茸茸的小老鼠,向上探著頭。幽香,在晨風(fēng)中氤氳,隨風(fēng)淡淡地彌散。這是公歷三月中旬或下旬的事。可是,夢自心頭想,每天,流連顧盼樓南樓北的玉蘭樹,鐘情,竟入夢了。
玉蘭花,有的銀白,有的米黃,有的紫紅、粉紅,花朵很大。初開,像高擎的酒杯,把一杯杯清香高高舉起;盛開,花冠直徑近十多厘米,花蕊似杯中泛著色彩泡沫的雞尾酒。簡直就在不禁地扭動中漾出來。白玉蘭,恣意綻開,長長的冰清玉潔,無畏地顯示著傲然;紅玉蘭,長圓的花瓣,包攏著,不到時(shí)機(jī),似乎不愿把秘密的內(nèi)心敞開。忸怩、含蓄、潑辣、張揚(yáng),不是故作姿態(tài),而是關(guān)注著適宜。渾身灰黑毛色的三瓣花萼托起六瓣兒晶瑩鮮艷,在沒開裂前,也如朱佩弦所說“羞澀地打著朵兒”,宛如脫胎時(shí)的殷紅,在春風(fēng)的招搖中奪目。
玉蘭,本是適于中原生長的小喬木。近幾十年我們遼西引進(jìn)很多。記得剛栽植的木蘭,怕凍,在嚴(yán)寒到來前,園林工就給它們穿上外罩兒。春時(shí)到來,工人們又小心地給它們脫去外衣。巧奪天工,順應(yīng)自然,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勞。到河南旅游的朋友把玉蘭拍照發(fā)給我,說這花咱家那兒沒有,我說有!春寒料峭,草木剛在沉寂中醒來,在蕭條未退的時(shí)日,有玉蘭花開,是讓人大叫的驚喜!上海、東莞、潮州,搶先把玉蘭定為市花,還有很多名校,把玉蘭定為?;ǎ€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華文化傳承,幾乎浸潤在每個(gè)人的細(xì)胞。純潔、真摯,心靈美的寄予。奪目、動人,感官美的效應(yīng)。想玉蘭,盼玉蘭花開,玉蘭花真可愛。“傳語風(fēng)光共流轉(zhuǎn),暫時(shí)相賞莫相違”,不要讓人間的美好空流去。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9/0313/20190313044315745.jpg)
[編輯 趙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