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地古牛”是什么嗎?小時候經(jīng)常玩
文化信使/瞿軍(四川) 編輯/趙盼
瞿軍 攝
記得兒時,放學(xué)后不是摸魚捉蝦、打鳥捕蟬,便是下河玩水,但還有一種十分喜愛的活動——抽陀螺。
陀螺,家鄉(xiāng)另有種叫法,名叫“地古牛”。
陀螺,需要用布條之類的繩鞭去抽動它,促使它不停旋轉(zhuǎn),所以形象地稱之為抽陀螺。
兒時所抽的陀螺,一般都是自己制作,也有通過木工機(jī)具車制成的陀螺。機(jī)制陀螺自然做工好,美觀,但需要花錢買。
貧窮的少年時代,口袋里幾乎沒有零花錢,望著柜臺里的陀螺,發(fā)一陣呆,幻想一下自己擁有它的情景,便只好作罷。
那時候,許多孩子所玩的陀螺,都是自己手工制作。
自己做陀螺,說起來也很簡單。先取一根酒杯粗細(xì)的雜木棍,鋸下六、七公分長的一段,用刀刮屑,要不了半天時間即成。這樣做好的陀螺,還要在底部嵌入一粒小鋼珠。其目的,既減小與地面的摩擦,旋轉(zhuǎn)得更快、更久,又耐磨經(jīng)用。陀螺做好,許多孩子還要用水彩或紅藥水,對陀螺涂抹上色,美化一番。
那時的我們,每天放學(xué)后,爭先恐后涌出教室,按捺不住便在學(xué)校操場上,噼啪抽打一陣。盡興了,才開始背著書包回家。
抽陀螺的過程,往往是一場比賽,比誰的陀螺做得漂亮,比誰的陀螺旋轉(zhuǎn)得更持久。
兒時的這項課外活動早已生疏。
這兩年,在我生活周圍,隨處可見抽陀螺的人玩得興致勃勃??沙樗娜耍皇俏覀儺?dāng)年那樣的小小少年,而幾乎全是退休后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陀螺、繩鞭,也都不是自己制作的,體育用品商店現(xiàn)成有售。問一問這些精神矍鑠的老人,都說是為了鍛煉身體,消磨退休后的悠閑時光。
每天的清晨,當(dāng)一陣陣格外響亮的抽陀螺聲傳來,便使人情不自禁回憶起少年時代抽陀螺的情景,回憶起兒時的故鄉(xiāng),回憶起那許許多多難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