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碧水清波,遠山連綿,輕撫一曲《高山流水》。相知,也許就是相逢于陌路,相守于紅塵。
相知
文化信使/李亞男 編輯/繁花似錦
碧水清波,遠山連綿,輕撫一曲《高山流水》。相知,也許就是相逢于陌路,相守于紅塵。
芳草萋萋,楊柳依依,淺唱一段《陽關三疊》。相知,也許就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月光融融,芙蕖盈盈,追憶一縷幽夢。相知,也許就是“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王勃說,相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張愛玲說,相知是“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義山說,相知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之儀說,相知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在過往的浩瀚煙海里,相知深深淺淺地淹埋在歲月的洪荒中。于是便有“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相知,多么溫馨的詞藻,包含了太多的情愫和感動。若在縹緲紅塵中尋覓到一段相知,一程相惜,那將會是怎樣的福分和幸運。
然而,跋涉在生活的旅途中,你我都是孤獨的旅者。偶爾某段行程中,彼此會相逢、相識、相知,不知何時又悄然分別在路口。原來,真正懂得的、相依相伴的唯有自己。每個人都是孤孤單單地來到這個世界,于紅塵中經歷必然的種種因果,然后孤孤單單地離去。也許,這樣靜觀人生,真的有些悲涼??墒?,每個生命都是在獨自萌發(fā)、生長、成熟、衰老……
眾生的孤單,也便不再是孤單。縱使偶爾被孤獨無助的海水淹沒,也沒有什么。在喧囂的日子也需要留給自己一點獨處的時光、一段孤單的旅途。這樣才會忘記熙熙攘攘的世界,才會聽見靈魂深處的聲音。待到海水退卻,依舊是晚風習習,花香細細。
于紅塵陌上,偶爾有三兩知己相伴,那便是幸福的,因為懂得原本就來之不易。不知多少世的修行,才能有今生的相遇相知。天涯咫尺,惟愿邀明月遙祝:一切安好!
(圖片由李亞男拍攝)
小鏈接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8/0623/20180623112115374.jpg)
李亞男,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現(xiàn)就職于遼寧省朝陽縣黑牛營子鄉(xiāng)中心小學,畢業(yè)于遼寧師范大學,英語師范專業(yè)。愛好文學、攝影、旅游。
[責任編輯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