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道聞雞鳴
文化信使/賈忠武 編輯/明月
忽然想起魯迅先生《祝?!防锏囊痪湓拋恚寒吘古f歷的年底最像年底。遼西的冬天,三九四九天是遼西的代表作。沒有風(fēng),寒氣都能浸透到骨子里。
今天是三九第一天。我穿戴整齊,與往常一樣慢慢悠悠地走在街道上,步行約一公里的路程乘班車上學(xué)。六點五十分左右,半輪月懸掛中天。夜色還有些朦朦朧朧,就像即將淡去的枯澀的墨水。我只是把羽絨服的帽子再拉緊一下。
街道上少有行人,也極少有人家亮起燈來。旁邊的土路上,幾只麻雀啄食著菜販們遺棄的爛菜葉。人到近前,也不飛遠,如鼠一樣地奔跑著。
前邊的橋頭上,每天準(zhǔn)時地立著一位老人,那是信用社的鍋爐工。早晨起來,給鍋爐加煤,也順便出來溜達溜達。只是上了那橋,就有了一種“古道西風(fēng)瘦馬”或是“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感覺。
就在這時,一聲茫遠的纖細(xì)的雞啼沖撞耳鼓,這是一種久違了的聲音。這聲音,就像一股沖破泥沙的清泉,在清晨的曙色中氤氳開來。這久違了的聲音,就像兒時的秋天里身邊飛起一只纖細(xì)的淡綠的扁擔(dān)鉤,發(fā)出嘹亮清脆的有著金屬質(zhì)感的聲音。這久違了的聲音,就像夏秋季節(jié)老家院子周圍野雞的咯咯咯咯的啼鳴。這久違了的聲音,就像高海濤先生的《青銅雨》,牽引著遼西人的目光。這久違了的聲音,就像遼西人渴望已久的炫麗的別有根芽的雪花。這久違的聲音,就把老院子或是故鄉(xiāng)的影子給啼出來了。
接著,高一聲低一聲,長一聲短一聲,或粗獷,或纖細(xì),或豪邁,或婉約……就像元宵節(jié)的煙花絢爛迷離,洋溢著豪邁喜悅幸福;就像正月里走街串巷的大秧歌,火爆熱烈,蕩氣回腸。其間仿佛夾雜著糖葫蘆的叫賣聲似的,簡直就是小村的里的一場熱熱鬧鬧的大戲。叫你覺得清晨的小村就是被這久違的雞鳴馱著一般,仿佛一停下來,小村就會失落。
天色一下子就亮了,整個小村,還有家家戶戶的炊煙和燈光也都醒來了。車鳴狗吠牛哞,就成了雞鳴的尾聲了。
鄉(xiāng)村道上的雞鳴,一種久違了的思念,在小村里繚繞著,也叫你的心里暖暖的,內(nèi)心的凄寒就化作了一汪清澈明凈的感動。
小鏈接
賈忠武,遼寧省朝陽縣波羅赤鎮(zhèn)初級中學(xué)教師,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有作品發(fā)表于《中國散文詩》等,有作品收錄于李鎮(zhèn)西教育思想研究。
[責(zé)任編輯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