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情雪韻
文化信使/高志飛 編輯/繁花似錦
上學時讀老舍先生《濟南的冬天》,已有好些年了,這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記憶猶新。文章簡潔明了地告訴了讀者,濟南的冬天是不同于其它地方的冬天的。先生緊緊抓住了濟南冬天“溫暖”這一特點,將自己對溫暖如春的濟南冬天的愛表達了出來。
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是美的。相比之下,對于一個土生土長的陜北人來說,要我說出陜北冬天的美,還真一時說不出來。
陜北的冬天是漫長的。萬物凋零,孤獨的溝壑、光禿的山頂、荒涼的曠野,除了凜冽的寒風吹著遍地的殘枝枯葉,到處是黃沙、黃土外,想要尋找到一點綠色來,困難度不亞于天山尋找雪蓮,更莫談生機盎然了。
陜北冬日的陽光,雖然看起來明媚,但一點都覺不到暖和,風吹在臉和手上,干巴巴地疼,仿佛這種寒冷是專對陜北人堅韌的考驗;又更像是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向后人訴說著自己曲折的人生。
如果,要讓我說出陜北冬天的美來,我會說,它的美,在于雪。生活在陜北的人,對冬日的雪再熟悉不過了。每年進入小雪、大雪這兩個節(jié)令,冬雪或大或小、時間或長或短,總會飄灑漫舞。記得小時候在祖父珍藏的古籍《群芳譜》里,有這樣一句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堪而雪大也。”可見,時令的靈驗是上天的造化,也是來自先人們聰明的智慧和對物候天象的細致觀察。
陜北的雪是與呼嘯的寒風纏綿著一起降落的。初下時是雪粒,雪粒不大不小、不急不緩,白雪、黃土相間。漸漸地,雪粒變成了雪花均勻地飄了下來,像柳絮揚花,紛紛揚揚在天地間掛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雪簾……
頃刻間,群山披上了潔白的羽衣,光禿的樹枝穿上了銀裝,山坡上,白雪縈繞,好似梨花隨風漫散?;氖彵话籽└采w,銀裝素裹的山村,因雪也美了起來。
風停了,雪依然靜靜地下著!大山、曠野似乎都已沉沉地入睡了,沒有鳥的叫聲,沒有人的行蹤,除了每家屋頂上燒火炕的炊煙外,一切都是靜的。這時,莫過于化雪于掌心,不凍反倒覺得有一絲涼涼的清爽,雪是有形的,有形的能看得見,它在寒冷中化成渾厚的強韌,如陜北人的心靈,明凈、坦蕩、纖塵不染。它不在乎自己的生命被賦于什么樣的角色,只在自己的生命里演繹著自己的獨特,用它的潔白澄澈、寂寞純凈的顏色包容了一切噪灼、喧囂。
立于雪中,仰面天空,雪花親吻發(fā)梢,睫毛,涼涼的但不失溫潤,不由得想起徐鉉的詩句:“寂寥小雪閑中過,斑駁輕霜鬢上加……”
經(jīng)過一夜的靜謐,一覺醒來推開房門,好一派北國風光??!白茫茫一片,就連自己的腳都不知道該往哪里踩才好。在陽光的照耀下,整個大地如托于沙盤上的立體作品,變得通體透亮。蔚藍的天空深邃、高遠,潔白的大地如鋪上了厚厚的羊毛毯子,那些毛茸茸的樹枝被陽光一照,發(fā)出眨眼的光來!
一個人走在雪地里,聽著自己腳下發(fā)出“咯吱,咯吱”的雪聲,看著身后留下一長串的腳印,突然又想起起岺參的詩:“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責任編輯 昕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