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無齡感”,活出陽光心
文化信使/王鐵蘭 編輯/明月
如今世面上流傳一句時髦的話:“無齡感”,筆者認(rèn)為尤其是老年人,更應(yīng)積極地去追求這種陽光心態(tài)。人一旦認(rèn)為自己到了垂暮之年,常把年齡大了掛在嘴邊,慨嘆歲月蹉跎,人生滄桑,那就失去了奮斗目標(biāo),活得就沒有意義了。
“無齡感”更是美國中老年人的生活常態(tài)。比如珍妮就是一個典型“無齡感”的代表。她雖是美國普通的家庭婦女,但她能與時俱進(jìn)。60歲時自已買了一輛喜歡的汽車,到處游玩。如今已年逾古稀,依然堅持學(xué)中文。獨立到世界各國旅游。有時像孩子一樣,對什么事情都好奇。她對生活充滿熱情,和年輕人相處,沒有任何代溝。
其實,“無齡感”并非盲目地不服老,說到底就是心態(tài)好,人生永遠(yuǎn)沒有太晚的開始。
筆者衷心地希望老年人,換一種活法。追求“無齡感”的心態(tài),不斷向前走,閱盡人事,追求快樂。忘卻歲月流逝,摒棄世俗偏見,滿足自己的愿望。不怕老,就怕衰,一點都不假,千萬不能未老先衰。只要有激情,就能擁有美好的生活。
堅持“無齡感”的人,都有一種堅強的品格,那就是洋溢在臉上的自信,根植在心底的善良,融進(jìn)血液的骨氣,刻在生命里的堅強。
老年人一旦忘記了自己的年齡,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讀不完的書,聽不完的歌,看不夠的美景。同時,還要在心里種下善良,真誠,樂觀這三朵生命之花,人生就永遠(yuǎn)不會荒蕪。有一段話說得很好,“八十歲的年齡,七十歲的模樣,六十歲的時尚,五十歲的包裝,四十歲的追求,三十歲的理想。”這是新老年人的標(biāo)準(zhǔn),很有哲理。
老年人忘記年齡,忘記錢財,忘記煩惱,多參加一些有益活動,多鍛煉自己的身體。讀書是最美的裝扮,慎獨是最好的修行,善良是最高的尊貴。
都說揮不去的是記憶,留不住的是年華,放不下的是情感,輸不起的是健康,一點都不假。所以說在人生的下半場,還有多少時間夠我們浪費,夠我們消遣,必須好好活著,活出陽光心態(tài)。做好眼前事,珍惜身邊人,走好剩下的路,才是明智的選擇。
[責(zé)任編輯 趙盼]
小鏈接
王鐵蘭,今日朝陽王文化信使。退休于遼寧省朝陽市第三高級中學(xué)。退休后又應(yīng)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賦閑在家,經(jīng)常寫一些文章在報紙上發(fā)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見報。經(jīng)常參加省市征文比賽,多次獲獎。經(jīng)常參加社會活動,被評為市關(guān)心下一代先進(jìn)工作者,評為市模范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