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赤壁
文化信使/劉莉 編輯/雅賢
長發(fā)流瀉,衣袂飄飄,一路素以,一仰一府間,駕一葉扁舟,凌萬物茫然,清秋的黃昏,如血的殘陽帶我穿梭回這個著名的古戰(zhàn)場,赤壁。
心中籠罩著幾許的哀悶,漫想,那“烏頭詩案”一場突如其來的文字獄,把東坡光明的前途之夢打入深淵,于是黃州成了他的落腳點,赤壁成了東坡的赤壁。
驀然回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他想起了周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他不斷地問自己,難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都督嗎?短命早亡,自己學富五車,胸懷治國平天下的情懷才干,而此刻,唯有濤濤的江水詠吟著他無盡的哀痛,面對忠君愛國的真心誠意,他久久的陷入沉思。
任思緒漫飛到邊際,斟一杯清酒,緩緩倒入江中,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曾經(jīng)自己走過的旅程。是啊,“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頃刻間清醒了,從未有過的清醒,哀善生之須臾,不如托遺響于悲風。“天地之間,物各有主”,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吟唱,他不在悲觀,不在介意。
他用自己的行動,詩酒年華,證實自己的釋懷,他在黃州,開墾土地,獎勵耕作,興修水利,清正廉潔,受到百姓的愛戴。
余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說“素食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一路浮沉,一路風雨,一路無奈,一蓑煙雨,料峭春寒,仍能斜陽相迎,詩詞豪邁中帶有些許說不出的情感,“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何等的的胸襟,才能在屢遭波折后,對生活仍充滿熱情,“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是何等的情深,真率,坎坷的人生必定會帶來有魅力的詩文。
我想,赤壁記載了東坡的涅槃,赤壁沉淀了東坡的不屈,赤壁因東坡而光芒萬丈,赤壁注定只屬于東坡。
(圖片源于網(wǎng)絡)
小鏈接
劉莉,女,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 現(xiàn)供職于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qū)邊杖子鎮(zhèn)邊杖子小學,畢業(yè)于朝陽師專。學生時代喜歡文學,喜歡納蘭性德詩詞,畢業(yè)后開始練習寫作,2011年榮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優(yōu)秀獎。以文會友,以友輔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