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之約
文化信使/徐志敏 編輯/明月
我對蓮的喜愛,緣于兒時外祖母的影響。外祖母信佛,總是喜歡買一些有蓮花的年畫,她說蓮是世上最神圣最潔凈的花。而你,恰逢六月出生。母親說你是六月綻放的一朵荷,你對荷的喜愛便是與生俱來的。也許是前世的約定,也許是今生的緣分,遠隔千里的你我竟在茫茫網(wǎng)海里相遇相識,而且成了一見如故的好朋友。
相識的第二年,你給我繡了一幅《出水芙蓉》。那是你用真心用真誠繡成的一幅永恒的圖畫:微風低吟,綠葉輕舞;粉荷相依,淺笑盈盈;馨香飄渺,清新脫塵。你把千言萬語融入了一針一線,你用千針萬線繡下了永世的真情。那時,我真想拿起畫筆,為你繪一幅《留得青荷聽雨聲》,也將我的心愿心語傳遞,可又怕拙劣的畫技會辜負我的情意。我又想繡一小幅荷花圖,和《出水芙蓉》相映成趣,可走遍大大小小的十字繡店,也未稱心如意。從此,我便有了一個未了的心愿。
后來,我在編輯校園文學社的社刊時,突然想到把你的日記復制過來編輯一下,用我以前畫的荷花做封面,在目錄的空白處插入荷花圖,然后打印出來裝訂成冊送給你,也算略表一下我的心意。我想在二零一三年的新年給你一個驚喜,即使那年冬天去你家,我也沒有告訴你。沒想到那個郵包被人簽收,幾經(jīng)周折,你總算找到了。雖然已被拆封,好在五本《晚秋雨韻》完好無損。
寒假過后,我把《晚秋雨韻》又印了一份,才發(fā)現(xiàn)有許多漏洞,心中不免有些遺憾,我又繼續(xù)尋找十字繡。二零一三年的秋天,我終于在地下商業(yè)街遇到了《荷花之約》。“荷花之約”,多好的名字啊,那不正是你我的心靈之約嗎?你曾說過你若是荷、我便是蓮,我們要做一對心如蓮荷的好姐妹。因為眼睛干澀,直到去年五月我才繡好了《荷花之約》。當時我還在心里美美地設想:我要把荷花的開放過程拍下來,在你生日那天送給你,以圓你多年的一個夢想(“我很想在我生日這天看到滿池塘的荷花”),并附上一篇《荷花之約》,一定會給你一份驚喜。結(jié)果我剛拍了兩次荷葉,還未見到花蕾呢,身體就查出了問題,在醫(yī)院一住就是五十六天。焦慮、煩躁,與我如影相隨。等到荷花盛開的時候,我只能在公交車上匆匆一瞥。我那美麗的心愿就這樣擱淺了。
身體的病痛不算什么,心理的折磨讓我很郁悶很消沉。我深知你照顧母親很不容易,可你還時常記掛著我。看到你的短信和留言,還有你寫給我的詩,我常常會淚流滿面。感動中我想起那幅《荷花之約》,就決定把它掛在餐廳的墻壁上,讓它和客廳的《出水芙蓉》遙遙相望。就像你和我遠隔萬水千山卻彼此牽念彼此愛憐。我想你一定會理解我的做法,因為沒有人比你更懂我。如果沒有你的開導和勸誡,我也許還在那個陰影里徘徊;如果沒有你的安慰和鼓勵,我也許不會恢復得這么快。你陪我走過了寒冬迎來了春暖花開,我的心里又充滿了陽光,我又寫出了溫暖的文字。你為我高興,為我喝彩。你游山水、拍美景、寫隨筆,我為你欣喜、為你陶醉,我的心也跟隨你在美麗的風光中自由地徜徉。
進入六月,就很少看到你的動態(tài)了,我知道你又去照顧母親了。得知老母親住院,我很牽掛,直到看到你又上傳國畫習作了,我才放下心來。相識六年多來,我們就這樣相念相惜,不離不棄。欽佩你淡定從容,面對人生的風雨,你總能泰然處之;欣賞你溫婉嫻靜,身處喧鬧的紅塵,你總是心靜如水。今生有你這樣一位摯友,是我的幸運,更是我的福分。六年多來,你和我曾多次相約,盡管有些約定還未實現(xiàn),但我相信:你和我的心靈之約永遠沒有期限!
現(xiàn)在,又到了荷花盛開的時節(jié)。每次坐在荷塘邊,都會有一種思念在我的心底蔓延。你那里的荷塘也許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吧!就讓我用鏡頭采擷幾朵清荷捎給你,讓這飄逸的荷花帶去我輕輕的問候。等到你生日的那一天,我會坐在電子琴前為你彈奏一首《祝你生日快樂》,讓悠悠的琴聲傳遞我深深的祝福:生日快樂!健康平安!
我的琴聲你聽到了嗎?我的祝福你收到了嗎?
[責任編輯:雅賢]
?。ㄗ髡攥F(xiàn)供職于遼寧省朝陽縣蒙古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