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賞荷花
文/吳守貴 編輯/雅賢
七月四日,我邀中原老師去什家子河人工湖看荷花。約九時(shí)許,在恒屹新村南門外,同中原老師會(huì)合。遠(yuǎn)遠(yuǎn)看見中原老師穿件藍(lán)格短袖襯衣,灰白色長褲、黑布鞋。新理的發(fā)、剛刮過臉,戴著金邊眼鏡,右手拎一把藍(lán)面黃邊遮陽傘。人顯得格外精神時(shí)尚。我們沿北大街東側(cè),經(jīng)香格里拉廣場、市交警隊(duì)門前直奔什家子河。
中途遇見中原老師高中同學(xué)高洪勛,他是一位頗有名氣的作家,出過《一代梟雄安祿山》和《西游前記》等書?!段饔吻坝洝肥菍憰覠o竭西天取經(jīng)的,取經(jīng)自龍城(今朝陽)出發(fā),比唐玄奘還早。由于暑氣熏蒸,與作家小敘即別。
當(dāng)我們穿過湖邊公路,沿人行小道跨越草地和綠化帶來到湖邊。只見翠綠的蘆葦和蒲棒草如墻似壁,遮擋觀賞視線。我們只好溯湖而上,草地上的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的大地毯上的燦爛圖案,成群的蜜蜂在花蕊中忙碌著,不知疲倦地吮吸著花蜜。七月盛夏,天空懸掛著一個(gè)火球般的太陽,云彩好似怕被太陽烤化了,也躲得無影無蹤。天氣又悶又熱,我倆僅僅剛拍幾張照片,中原老師的額頭就滲出了汗珠。我的長檐帽和中原老師的遮陽傘,在赤日炎炎的晌午,好像沒有發(fā)揮出它們應(yīng)有的作用。
站在湖邊,眺望那大片大片荷花。頓覺神清氣爽暑熱遠(yuǎn)遁,雖未到盛花期,但大幕已經(jīng)拉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真是詠荷的千古名句。仔細(xì)看,那荷葉展綠疊翠,渾圓寬闊,碧盤滾珠,皎潔無瑕。在翠綠的荷葉叢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個(gè)個(gè)披著輕紗在湖上沐浴的仙女,含笑佇立,嬌羞欲語,清香陣陣,沁人心脾。粉紅色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先聲奪人大放異彩,向世界展示自己純潔、艷麗的美……以荷花為背景,我和中原老師互相拍照,同綠葉紅花合影,留下那美好的瞬間,永恒的記憶。
乘興而來,滿意而歸。離開荷花,熱氣立即撲面而來,就想找點(diǎn)清涼解暑的飲食,步入一家小吃部,點(diǎn)了兩碗“餎豆子”、一瓶黑松啤酒。沒有耗子粉,代之以一盤黃瓜拌拉皮。席間,我倆交談甚歡,漫無邊際。我問,“餎豆子”為什么叫“餎豆子”。中原老師說,“餎豆子”的寫法值得一說。它可能來源于“蝌蚪子”,讓我造字,就把蟲字旁換成食字旁,作為這種食品的名字。他還說,前些年他曾為此寫過稿子,發(fā)在《朝陽日?qǐng)?bào)》上。為了提高命中率,他分別寫了一頁、兩頁、三頁、四頁稿紙的稿子各一份,終于打動(dòng)了編輯。他說耗子粉像沒長毛的小耗子,也叫蛤蟆蝌子,都是因形得名,蛤蟆蝌子就是蝌蚪子。所謂的“餎豆子”也像蝌蚪。既然耗子粉可以叫蛤蟆蝌子,這種面食也可以叫“蝌蚪子”。寫成“餎豆子”,只是記音而已。
看荷花時(shí),他沉默寡言;說起“餎豆子”卻滔滔不絕,真逗!
2017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