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勵志的好書《現(xiàn)代花木蘭從軍 郭俊卿》
文化信使/王慶民 編輯/明月
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蓮珊主編的“少年經(jīng)典勵志叢書 紅色英雄譜”可讀性很強。
當代的青少年,遇上了好時代。雖然還不是物質(zhì)極大豐富,可是父母、老一輩,努力讓孩子們生活在富足中。很多人從小到大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家長的過分愛護甚至遷就,致使一些孩子自理自立能力較差,不知生活中還會有困難。當獨立面對異彩紛呈錯綜復雜的社會時,就會有很大的不適應。因而,勵志,是很重要的課題。
讀了叢書之一的人物傳記故事《現(xiàn)代花木蘭從軍 郭俊卿》,覺得這是一本很適于青少年閱讀的小冊子,是一本勵志的好書。
入初一,學生就讀到了《木蘭辭》,有的孩子,沒到初中就聽到過“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的故事,那么,現(xiàn)代花木蘭,是怎么回事呢?產(chǎn)生了強烈的求知欲。這本書正好滿足讀者的求知心。
本書作者從讀者的角度出發(fā),力避生僻字句,語句通順流利。一讀都能讀得懂。了解人物經(jīng)歷的苦難,受到英勇頑強精神的感染。主人公郭俊卿,災荒歲月,一家人流浪到內(nèi)蒙古草原。父親重病,雇主把他們趕出門。父親病故還不到一年,3歲的小妹妹又在無法忍受的貧苦中病死,小弟弟當時還不到9歲。 不滿14歲的一個女孩,不得不像男孩子一樣,扛起家里生活的大梁。八路軍開進林西,她毅然女扮男裝,化名郭富,報名參軍。個子矮小,得不到批準。“部隊急行軍四百里,郭富就緊緊地跟了部隊四百里”,感動了首長,獲破格批準,成為通訊班的一名戰(zhàn)士。從此,機智勇敢,苦練各項軍事技術。摸崗哨,繳獲三八槍;抓舌頭,掌握敵情;解放赤峰,攻占平泉,轉(zhuǎn)戰(zhàn)烏拉木倫河,參加塔山阻擊戰(zhàn),冒著槍林彈雨,執(zhí)行緊急通訊任務,雪夜渡河,堅守陣地,冒死突擊,解救戰(zhàn)友,屢立戰(zhàn)功,光榮入黨。大軍南下,身為副指導員的她,在接應戰(zhàn)友阻擊敵人時左胸中彈,不得不住進野戰(zhàn)醫(yī)院,不得不向醫(yī)生向戰(zhàn)友向首長報告了“自己堅守了五年的秘密”。“誰說女子不如男”!五年,一個流落草原的女孩,以男子漢的身份參加人民軍隊,沖鋒陷陣百戰(zhàn)沙場,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指戰(zhàn)員,被譽為“軍中花木蘭”,歷經(jīng)怎樣的艱苦卓絕,鑄就了怎樣的偉大!
現(xiàn)代青少年閱讀這樣的讀物,有很大的認知意義和榜樣作用。讀到郭俊卿的“苦難童年”,你還會覺得自己苦嗎?想想一個身材矮小的女孩穿著肥大的軍衣,你還覺得自己的衣服不好嗎?“潛伏在敵人游動哨草叢中的郭富一個虎躍,就結(jié)果了敵人哨兵。”你不覺得這是真正的無畏英勇嗎?為送緊急文件,跑死心愛的黃驃馬,背著馬鞍趕回營地,你能不感到一種壯烈嗎?塔山阻擊戰(zhàn),負傷;張家凹肉搏戰(zhàn),血染軍裝;掩護撤退獨擋敵人,又一次負傷。能不看出中華女子為事業(yè)寧死不屈的獻身精神嗎?古有花木蘭,今有郭俊卿,今有娘子軍,中華兒女的鐵血傳承鑄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忍者神龜》《阿童木》可以看,“少年經(jīng)典勵志叢書 紅色英雄譜”這類書更應該看。外來文化的擠占,造成青少年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應該引起家長的注意。生活道德文化觀念的浸潤時,不能丟棄本色。
[責任編輯:雅賢]
小鏈接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630/201706300834265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