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jié)特稿
母親
文化信使/李海艷(阜新) 編輯/立軍
心中有一處柔軟,只因想念你才會動情;心中有一處芳香,只因想念你才會濃郁;心中有一處風景,只因想念你才會色彩斑斕……我的母親我想你了!
我的母親王淑芹,今年62歲,她這一生沒有享受過太多,在我心中,在左鄰右舍心中,她是一個“孝老愛親的好媳婦”。這么多年來,她一直是我心中最美的那個人。我的家庭是一個特殊的家庭,父親從小便沒有了父愛和母愛,是他的老爺爺和老奶奶把他養(yǎng)大的,父親是他們唯一的希望,他們沒有自己的孩子,只有一個爺爺養(yǎng)大成人還英年早逝,所以父親19歲就被定了親,娶了同村的大他2歲的母親。對于上世紀二幾年生人的太爺和太奶來說,權利是至高無尚的,家里所有的大事小情兒都是太奶說了算,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賺來的錢也都是由太奶來管理,母親從來沒有說過一個不字。她是一個勤勞肯干的人,也不怕苦,每天都要做家務,奔走于家里和田里,兩點一線成了她每天的必須和習慣,卻沒有半點怨言,與太奶更是和睦相處,婆媳關系融洽。雖然太奶和父親不是親生的關系,卻是相處的勝過親生,這里母親是功不可沒的。父親是一個有公職的人,而母親是一個農民,在家務農,但是夫妻間的感情卻是柔情蜜意的。
從小母親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她總會對我說:“一個人要孝敬老人,這樣將來你的孩子也會和你一樣,因為你就是他們的老師;一個人要懂得感恩,這樣你的人生才會與眾不同;一個人要有一顆大愛的心,因為你的世界將會充滿愛,這樣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母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不同的見解,也認識到了,只是一個農民的母親教育孩子的語言和道理,卻是最顯而易見的…….
這么多年過去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起。前年,父親生病了,沒有辦法,母親陪父親去了弟弟家養(yǎng)病。幾十年如一日的陪伴,一下離開,我的心總是不能接受。雖然只是分開,卻依然覺得時時的想念讓我夜不能寐,甚至在一次父母回來探親又離開的瞬間淚崩,總覺得那是一種刺痛,生生的疼,當時明明是夏天,卻讓我感到冬天般的寒冷。我知道母親在轉過身的一瞬間也流淚了,只是她沒說,因為,一直以來她都是最堅強的。在太奶離去的日子,她比誰都難過,卻從不說,也不在父親面前表現出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而普通的農村婦女,我的母親,卻一直是我最引以為傲的偶像讓我崇拜著。
我的孩子也大了,我每天陪伴她學習,晚上到十一點,早晨五點起床做飯,但是我從來沒有怨過,因為我正在做的,正是當初母親為我所做的一切。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母親的不容易,更深深地體會到母親的偉大,為了孩子可以做任何的付出,真正的母愛,無人能及。
初夏的風時常吹著我的臉,熱熱的,卻也總會有一股熱流順著臉頰淌下,那是思念的水汽,化作牽掛飄向遙遠的彼端。
![點擊查看大圖](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17/0508/20170508034640428.png)
李海艷,遼寧阜蒙縣人,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熱愛生活更熱衷于寫作。處女作《青年不要錯過青春》發(fā)表于1997年阜蒙縣報。此后在阜新市周末報、阜蒙縣報發(fā)表《秋日私語》《下雨了》等多篇稿件。自2016年始,陸續(xù)在阜蒙縣報發(fā)表《老宅》,今日朝陽網發(fā)表《收心》《一夢千年》等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