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城是一部厚重的史書,耐讀且百讀不厭。
長城,長城
文化信使/宋文龍 編輯/繁花似錦
長城是一部厚重的史書,耐讀且百讀不厭。
自秦王嬴政以來,春秋無度,歲月崢嶸。公元1949年10月1日,在共產(chǎn)黨人的旗幟下,更是換了人間。長城,已經(jīng)是另一種意義的中國!
撫今思昔,由長城引發(fā)的思索雖各展千秋,卻緣于一條主脈的維系。每個華夏兒女景仰長城,奉之圖騰。登長城,就成了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一件大事。
有的人跋山涉水來到長城腳下,看蜿蜒逶迤的巨龍翻騰,看群山巍巍草木蔥蘢,看阡陌縱橫天高地闊,便有了不忘國恥、圓夢中華的勇氣和自信。登高過后,頓覺東風浩蕩、精神抖擻,感慨好一派大好河山。他們敲著磚石和歷史娓娓交談,似乎感受到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從心底涌出做中國人的尊嚴和光榮,驕傲地向世界宣告:我們是普通且平凡、偉大且永存的長城磚!
有的人尋著孟姜女的足跡而來,采擷一個悲慘而又凄婉的愛情故事。在烽火臺上,遠眺香山紅葉、遙想狼煙四起,聆聽杜甫的《新婚別》在瑟瑟秋風中吟唱。這些雖然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故事中愛情的力量既然能哭倒長城,就依然能給飲食男女帶來綿長的回憶,永不枯竭!
有的人想看看長城真正的模樣,便來了。長城是名揚四海的歷史古跡呀。另外,在長城上奔跑攀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到長城非好漢”、“我登上長城了”?;氐郊亦l(xiāng),把登長城當成故事,把自己當成故事的主人公講給別人聽:我游覽了長城!
每天登長城的人很多,你來了,他也來了,但登上長城的人們又都懷著怎樣的思想?長城不語,群山如昨。
長城,這部厚重的史書告訴我們:13億中國人團結一心,就是一道堅不可摧、無堅不摧的鋼鐵長城!
[責任編輯:立軍]
小鏈接
宋文龍,男,筆名一兵、文青。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1966年生于遼寧朝陽。1982年11月參軍,1984年入黨,退伍后到地方工作,現(xiàn)任龍城區(qū)委宣傳部《龍城區(qū)報》記者、編輯,兼龍城區(qū)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主任,系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及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龍城區(qū)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其作品曾收入《中國文學新人新作選》、《基石》、《美麗鄉(xiāng)村》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