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_日韩人妻无码一级毛片基地_国产福利在线人成观看_亚洲AV中文久久精品软件下载

【今日朝陽網】看望印刷工——富蘭克林(美國紀行之三十一)(鄒本殿)

摘要:我不是因讀史書而對美國歷史感興趣的,而是在知道了富蘭克林的故事后才動議想多了解一點美國的歷史。

  在擬定的四十多天的美國旅行行程中,我將把我看到的、聽到的和所思所想隨時記錄下來和朋友們分享,請關心我的朋友們每天關注我,對我們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交流互動,幫我排疑解惑,助我做一個清醒的行者。

看望印刷工——富蘭克林(美國紀行之三十一)

文化信使/鄒本殿  編輯/明月

  我不是因讀史書而對美國歷史感興趣的,而是在知道了富蘭克林的故事后才動議想多了解一點美國的歷史。了解歷史有多種途徑,可以通過通讀史書史志、可以通過參觀宮闈城池、也可以通過游覽陵寢墓葬等途徑學習研究。因為身臨其境后會讓人通過實地參觀考察把歷史遺跡和歷史事件穿起來,可以提高讀史的興趣,記憶也深刻。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交代過,此次美國的行程要多參觀一些美國的墓葬文化,代頓的墓園和華盛頓的阿靈頓國家公墓已經參觀過。下一個目標準備去費城瞻仰富蘭克林墓。一聽說我剛看完華盛頓的陵墓又要去費城看,立即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但我則意志堅定,明確表示說,即使紐約曼哈頓街區(qū)不去我也必須要看富蘭克林墓。家人看我堅決也只好向我妥協(xié)。

  我到美國后參觀了幾個名人的墓葬,發(fā)現(xiàn)他們雖然生前地位顯赫貢獻巨大,但身后事卻簡單樸素,毫不奢華,讓人肅然起敬。萊特兄弟、肯尼迪、陳納德這些赫赫有名的政治家、發(fā)明家、將軍的身后事只留那么方寸之地容身,甚至連墓志銘都沒有。其實這也是一種超然,往往比任何奢華都能引起人們對他們的尊重。

  我過去讀美國歷史時就知道,對美國獨立戰(zhàn)爭和建國作出巨大貢獻的杰出政治家富蘭克林就是這種超然的典范,他的墓志銘沒有半個字描述他生前的巨大功績和顯赫的地位,而是”印刷工--富蘭克林"。我去費城就是奔著這個墓志銘去的。

  上午我們從華盛頓出發(fā),沿著大西洋沿岸平原向東北部行駛,經過近三個小時的車程,下午到達了位于賓夕法尼亞州東南部的沿海城市--費城。到了費城之后就直奔富蘭克林墓,去看望這位以印刷工自詡的杰出政治家和科學家。我早就知道富蘭克林墓的簡樸,但沒想到簡樸的到了墓前竟然沒有看見墓,就像隨意擺放的兩塊石板。兩塊單人床大小,顏色一白一棕、高度一薄一厚的大理石并排著安放在一起,就像一本打開的書,這是他們夫妻的合葬墓。墓碑上用英文簡單地寫著他和他妻子的姓名,此外別無它字。

  如果我們了解了本杰明·富蘭克林其人,就會感到這簡樸的墓地與他顯赫的人生是如何的不相稱。富蘭克林與美國歷史上的第二任總統(tǒng)亞當斯、第三任總統(tǒng)杰斐遜等共同起草了《獨立宣言》。參與了美國的立國之本《美國憲法》的修改,出使法國成功地促成了法美之間結成軍事同盟,并簽訂了《1783年巴黎條約》。他對美國獨立所作出的貢獻之大僅在美國第一任總統(tǒng)華盛頓之下,他是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領袖,是美國精神的開拓者。是美國籌備建國的眾多元勛中,唯一一位同時簽署美國三項最重要法案《獨立宣言》、《1783年巴黎條約》和《美國憲法》三份文件的立國先賢。美國人民為了紀念富蘭克林,他的頭像被印在了一百元美鈔上。他不但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也是一個科學家,他的各種科學發(fā)明,今天已普遍應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從費城一下高速公路,就看到一組雕塑,一個奇怪的金屬的彎曲的方形管子伸向空中,上端有一個仰盂狀的管孔直指天空,一看就應該是富蘭克林當初設計的接受閃電的裝置,因為我過去在一本書上看過這個示意圖。富蘭克林在年輕時曾進行了一項在雷雨天氣中放風箏的著名實驗,以證明雷電是由電力造成。他曾設想把閃電的電能接收儲存起來,為人們所利用,我分析那個雕塑就是他發(fā)明用于試驗收集閃電的裝置。雖然沒有實現(xiàn)這一預想,但他卻因此而意外地發(fā)明了避雷針,為避免雷電對人類所造成的侵害至今還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他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作家、杰出的外交家及發(fā)明家。他發(fā)明了電能守恒定律和雙焦點眼鏡等等。他曾四次當選為賓夕法尼亞州州長,也曾任美國首位郵政局局長和美國駐法國大使館大使。

  上述的哪一個頭銜和榮譽用來作墓志銘都非常具有震撼力和影響力,而他非要選擇印刷工,因為青年時期當過印刷徒工,他那時就為自己寫好了墓志銘,可以看出他從年輕的時候就崇尚默默無聞不求功名的精神。我們看他22歲時寫的墓志銘很有意思,他是這樣寫的,"這個軀體,本·富蘭克林,印刷工,就像一本舊書的封面,沒有了內容,字跡斑駁,鍍金脫落,躺在這里,被蟲子吞噬,但是他的工作不會消失,就像他所期待所相信的那樣,再次出現(xiàn)以新的更完美的版本更正和修訂”。這個墓志銘也許是心血來潮所寫,也可能是深思熟慮所為,他死后真得就成為了很獨特的墓志,被制成銅板掛在他的墓旁邊的墻上。

  我就是被這個墓志銘而吸引來的,如果他的墓志銘寫上”偉大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自由主義戰(zhàn)士"等諸多頭銜和頌歌一樣的墓志銘我還真不一定去瞻仰,因為不用去就可以想象的到,那是為了某種政治需要和與當權的持某種政見者的觀念偶合刻上去的,不知哪一天這個人的思想對于統(tǒng)治者沒有價值了,那頌歌一樣的墓志銘就有可能被推翻,還可能會導致毀墓焚尸。墓志銘"印刷工--富蘭克林”,留給后世的人們無盡的想象,即使是時代再更迭,一個印刷工能有什么階級性呢?也不會給一些后世的史學家們留下任何攻訐的借口。就像武則天乾陵的無字碑一樣,千秋功過,任由后人評說豈不更好?

  1790年4月17日,84歲的富蘭克林與世長辭,去世后被安葬在費城的基督教會墓園。在他出殯的那一天,為他送葬的人數(shù)多達兩萬,充分表達了美國人民對他的痛悼之情,美國國會決定為他服喪一個月。根據(jù)他的遺囑,人們在他的墓前為他立下了“ 印刷工本杰明·富蘭克林“的墓碑。后來,美國民眾又給他立了第二塊墓碑,碑文是:“從蒼天處取得閃電 ,從暴君處取得民權”。前者代表他至死不忘的,是他青少年時代從事的印刷工職業(yè)。后兩句碑文則概括了他一生中兩項輝煌的事業(yè)——發(fā)明避雷針和為獨立戰(zhàn)爭所做出的杰出貢獻。當人人都記住他的輝煌時,他念念不忘的卻是人生最美好的起點。一生英名的富蘭克林在離開人世時又回歸到了他青年時代的超然和純潔。

  富蘭克林墓所在的墓園坐落在費城憲法大道上,這座安葬了眾多美利堅合眾國締造者的墓園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墓園之一,但看上去卻顯得令人驚訝的樸實無華。據(jù)說里面所有的墓碑都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絲毫沒有因為某個人身份顯赫就可以占據(jù)某個特殊的位置。

  遺憾的是不能進到墓園內部去參觀,只能隔著富蘭克林墓旁的銅柵欄瞻仰。整個墓園很小,也就兩個籃球場那么大,安葬者眾多顯得非常擁擠。我們看到墓園中一些墓要比富蘭克林的稍大,還有著方尖碑一類的標志。富蘭克林的地位應該在墓園中是最高的,但也僅占有最靠西北角落的一小方地,連一個雕像和方尖碑都沒有,樸實得令人感慨。

  富蘭克林1790年去世被安葬在這里后,在他身后去世的妻子德博拉和他們的兩個孩子在若干年去世后都與他合葬在了一起。因為墓園是封閉的,不經常開放,他的墓又在墓地的一角,被紅磚砌筑的高高的圍墻遮擋著。墓地不開放時人們從外面就無法瞻仰得到。因為慕名前去瞻仰的人太多,1858年,富蘭克林的子孫要求用一個金屬柵欄取代磚墻,以便瞻仰的人能夠方便地看到富蘭克林的墓地。我們看到,銅質的柵欄經過人們150多年的撫摸閃著金色的亮光,可見來瞻仰的人數(shù)之多。

  我們看到,富蘭克林的墓碑上有一些一美分的硬幣。他生前有一句名言:“節(jié)省一分錢等于賺了一分錢”。因此很多參觀他的墓園的人都會在他的墓蓋上放一枚一美分的硬幣,據(jù)說每年能收入3千多美元,這些錢全部用于他墓地的保護。我們也投放了一枚,也為這位杰出的人物墓地的保護給予一份小小捐助。

  我們國內的很多人都是陵墓的愛好者,看著明清時代那富麗堂皇的皇家陵寢,在贊嘆其恢宏、欣賞和研究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信息的同時,也感到厚葬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因為奢華的隨葬品引來了盜墓賊的瘋狂盜掘。乾隆皇帝、慈禧皇太后因為陪葬物品價值最大數(shù)量最多而受到破壞也最大,不但隨葬珠寶不保還被慘遭暴尸于光天化日之下。有些皇陵修建的極盡奢華與他們的貢獻比起來是那么的不對稱。如同治皇帝,一生只活了19歲,從少年就開始尋花問柳最后還死在不齒的性病上,對社稷無絲毫貢獻而言,但死后也能享銅梁鐵柱的豪華陵寢。我認為,無論帝王還是百姓,無論生前顯赫還是卑微,死后還應以薄葬為高?;柿暝诋敵寄艿玫奖Wo,一般后一個朝代也有保護前朝皇陵的慣例,但到了亂世就可能不保了。中國歷史上我們所知道的僅有秦始皇陵、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明洪武的孝陵、清福臨的孝陵和雍正的泰陵等那么有限的幾座陵墓可能沒被盜外,其它皇陵幾乎都沒有逃脫被盜的厄運。順治帝的陵寢沒有被盜據(jù)說也因為他死了以后地宮內隨葬的只有一雙鞋和一把扇子,如果當初厚葬了也可能會遭到盜墓的盜掘。

  其實事死如事生的觀念是錯誤的,如果人真有來生那也只能是靈魂所寄,再奢華的陵墓和棺槨也只是用來盛斂失去了生命的軀殼,陪葬物品即使價值萬金對于靈魂來說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隨葬的物品多豐厚也不會帶給新的宿主享用,而且還有累清德。如萊特兄弟、肯尼迪、陳納德和富蘭克林等都是超脫者,其功勛既能彪秉史冊,又留得清白在人間。而他們那簡樸的墓也永遠沒有被盜之虞,可以與世長存。

[責任編輯:立軍]

小鏈接
  鄒本殿,出生于遼寧省建平縣。經濟師,現(xiàn)供職于遼寧朝陽供電公司。系遼寧省社科聯(lián)工運學會會員,朝陽市作協(xié)會員,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長期以來,結合工作實踐從事理論研究,并堅持業(yè)余文學創(chuàng)作。有30多篇論文在《中國工運》、《中國電力工運》等刊物發(fā)表。先后有十幾篇文章獲得中國能源化學工會、遼寧省總工會、東北電力工會一、二、三等獎,其中5篇連續(xù)5年獲遼寧省總工會一等獎。業(yè)余創(chuàng)作各類文學作品百余篇,散見《遼寧電力報》、《撫順日報》、《遼西文學》等報刊。

【本網聲明】


網站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