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的偏方
文化信使/時春華 編輯/雅賢
前年,我多了個大姐,是真的。大姐是我大爺?shù)呐畠?,因為大爺大娘早年離婚,大姐跟著母親走了,直至50多年后才認祖歸宗,這真是個好事。大姐有了娘家,自是高興,對自己的父親好,對我父親他們這些當叔叔的也好,我們多了個姐姐,來往頻繁,處得相當不錯。大姐雖是農(nóng)民,家里是不缺錢的,今秋我一直納悶,秋天里家家都花錢雇人收玉米,為什么大姐偏不雇人,非要自己收玉米呢?大姐家的玉米地,可不是一畝兩畝,早早晚晚玩著收,自家的驢車就能拉回來的。她家的玉米地有十來畝。地多也不怕,大姐有的是力氣。可今年與往年不同,還沒正式收秋,大姐在地邊上砍榆樹毛子的時候用鐮刀砍到了自己的右手,傷了筋,醫(yī)院的大夫給大姐的手縫了好多針,還用繃帶吊起那只傷手,一再囑咐她回家好好養(yǎng)著。
大姐是那種有了活計不能讓活計過夜的人,那種急性子急脾氣的人。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她倒好,一分鐘都沒耽誤,從醫(yī)院回來直接上地了。上地干啥?干活唄。今年她收玉米很特別,不是直接在秧上扒,而是用鐮刀削玉米穗,削一些,聚成一堆兒,削一些,聚成一堆兒。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的地鄰都在用新型收割機收玉米,大姐這笨拙的收獲方式顯得那么遠古,那么格格不入。有人竊笑她端著個胳膊像“獨臂神尼”,那是電視劇里的人物,可“獨臂神尼”武功高強,真要讓她收玉米,人家那是一甩袖子收一片,肯定是神速。大姐就是個凡人,一個一個慢慢倒騰著。真的是倒騰,用鐮刀削下來,撿在一起,再扔到車上,一下午也沒弄多少。姐夫趕著驢車來拉玉米,一邊幫著裝車一邊生氣地用眼睛剜楞大姐:“就這受累的命,自己找罪受,花幾個錢擎現(xiàn)成的多好,個犟驢。”姐夫心疼大姐,可拗不過她,獨自生悶氣。這晚上回去,大姐還得連夜扒出來呢。
一切都在姐夫的預料之中,大姐真的在飯后打著院子里的燈開始夜戰(zhàn)扒玉米。玉米、玉米皮、玉米須分得清清楚楚。“就是主義賤。”姐夫看看大姐,恨恨地下定論。扒了玉米,皮子、玉米一分得了唄,那破須子啥用。姐夫的衛(wèi)生球眼珠不斷掃著大姐。你猜咋著,到最后,大姐找了個簸箕把那些玉米須端到屋里去了。姐夫?qū)嵲谌滩蛔?。就問?ldquo;這東西啥用?真是的,金的?。?rdquo;大姐早就看出了姐夫不滿的情緒,她倒心平氣和了:“爸爸和老叔他們都血壓高,聽說這玉米須曬干了泡水喝,正經(jīng)管事呢,一個包一個。我給他們攢點。”姐夫長長地舒了口氣,原來如此啊。
姐夫忙著其它的事,兩天后到地里一看,滿山上就他家還在收玉米,沒顧大姐的反對花錢找了幾個人一股腦收回來了。大姐輕快了很多,卻還在嘟囔:“少弄了不少玉米須。”等人家雇來的人走了,大姐扎個圍裙兜,滿地翻著秸稈劃拉玉米須。
入冬了,天冷了,地里的活計總算沒了。立冬的第二天,大姐不顧雪天路滑,從遙遠的韓杖子回來看望我的大爺和我的爸爸,除了吃的用的,還帶回來兩大方便袋玉米須。大姐說:“這可是好玩意,我爸和老叔一人一袋,當茶泡水喝,管高血壓,高血脂的。”怕他們不信,又強調(diào):“我們那有不少喝好的,人家喝了好幾年了。”大爺和爸爸有些質(zhì)疑,他們當了一輩子農(nóng)民,還真的沒有聽說過。對玉米須的作用,我隱約覺得看見過,大姐說得似乎對。為了驗證,我馬上用手機上網(wǎng),一查,大姐還真是個偏方專家——在中藥里,玉米須又稱“龍須”,性平,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把留著須的玉米放進鍋內(nèi)煮,熟后把湯水倒出,就是“龍須茶”。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壓、血糖夏季暑氣重,龍須茶有涼血、瀉熱的功效,可去體內(nèi)的濕熱之氣。玉米須,甘平,能利水消腫,泄熱,平肝利膽,還能抗過敏,治療腎炎、水腫、肝炎、高血壓、膽囊炎、膽結(jié)石、糖尿病、鼻竇炎、乳腺炎等許多疾病。因為玉米須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提高血小板數(shù)目,能夠抗溶血,所以可以作為止血藥兼利尿藥,應用于膀胱及尿路結(jié)石,還可以用于急性溶血性貧血。因為它有抗過敏作用,所以也可以用于治療蕁麻疹和哮喘等。另外,玉米須還有開胃作用。炎熱的夏天,能喝杯玉米須茶有相當不錯的保健作用。
原來如此!我是第一次這么認真地查找玉米須的作用,卻在生活中沒有那么刻意用心地注意過。大姐真是細心、體貼,這一點我遠不能及。那么多玉米須,擇選,晾曬,打包,在這樣的一個秋天,費了大姐多少工夫和力氣。感謝大姐給我們做了榜樣,在這個家里,她體會到的是家的溫暖,卻帶給了長輩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血濃于水的報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