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彌陀寺
文化信使/李小梅 編輯/立軍
拜謁完漢城遺址后,已近中午,車隊駛向遼寧省建平縣朱碌科鎮(zhèn)一家餐廳午餐。下午想看的第一個景點,是朱碌科鎮(zhèn)的彌陀寺。
朱碌科鎮(zhèn)與榆樹林子鎮(zhèn)毗鄰。我經(jīng)常到朱碌科辦事或者趕集,有時候也從彌陀寺前經(jīng)過。當?shù)厝擞幸痪湓?ldquo;走進朱碌科,定要走進彌陀寺。了解朱碌科,先要了解彌陀寺的說法。”
朱碌科鎮(zhèn)位于建平縣東南部。“朱碌科”源于蒙語,意思為“中心”或者“心眼”。距離朱碌科鎮(zhèn)西面大約三四里處,有一西科村。“西科”也是蒙語,意思為“牙齒”。關于朱碌科地名的由來,民間還流傳一種說法:早先年小鎮(zhèn)的南部,有一眼自流泉,泉水甘冽,清澈見底,喝一口滋心潤肺,用泉水洗臉清心明目。泉水中生長著兩種顏色的小蝌蚪,一種為朱紅色,一種為墨綠色,兩種顏色的小蝌蚪在水中玩耍嬉戲,甚是可愛。人們驚異小蝌蚪的顏色,故以“朱碌蝌”為地名,后來嫌“蝌”字中有“蟲”,才改為“朱碌科”。
彌陀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是建平境內最早的廟宇之一,也是朱碌科鎮(zhèn)保存最好的古建筑群。民國二十年(1932年)編纂的《建平縣志》載:“彌陀寺在縣治南朱碌科鎮(zhèn)。為前代古剎,祀關帝,廟并咸豐九年重修,施舍香火地畝善姓碑石及道光六年匾額。”歷史記載,彌陀寺位于“朱碌科西門外”。但是隨著時光的變遷和城區(qū)的不斷擴大,現(xiàn)在已處于朱碌科的鎮(zhèn)中心。
上中學的時候,歷史老師給我們講課,說朱碌科彌陀寺外有一對古老的旗桿,如何如何的有保護及研究價值。講得我們都分了神,老惦記著去看那對旗桿,對它印象極為深刻。
現(xiàn)在,散文沙龍的文友們都站在彌陀寺外的旗桿下,聚集在考古孫老師周圍,仰頭看著旗桿,聽他講述旗桿的歷史:彌陀寺這對石質旗桿,高十余米,約一摟粗,歷經(jīng)250多年的歲月洗禮巍然聳立,風采依舊。旗桿頂端設錫制桃形頂,上部雕有石獅,頭朝下,口銜鐵環(huán)。中部用浮雕,鏤雕技法刻有盤龍,技藝高超,活靈活現(xiàn),造工精細,栩栩如生。底部四面各雕有瑞獸花草林木。相傳立旗桿的時候,寺里請來了眾多的高僧誦經(jīng)祈禱。其中的一根旗桿快要立起來時,七條大繩斷剩下一根,在場的人們都驚嚇出一身冷汗,可是旗桿卻緩緩的直立起來。
據(jù)傳,早先年,一外地客商在寺廟前租了一個店鋪想做買賣,交給了房主一筆價格不菲的訂金,雙方約定,客商三日內如考察不妥,需退訂金。三日過后,客商真的沒有講中生意,便要退房,房主拒退訂金??蜕讨皇禽p輕地說了一句話:“你家離寺廟這么近,那里的神佛可是有靈性的”。未用中間人說和,那個房東便乖乖地將訂金全部退還。
我們跟隨孫老師來到寺內,他用手示意著向我們講解:彌陀寺有四層大殿,第一層殿為天王殿,供奉著彌勒佛和四大天王。天王殿兩側分別為鐘鼓二樓,鐘鼓樓采用榫卯結構,未用一釘,且四面“順水”建筑技藝堪稱一流。“百八聲清誠意遠,鐘聲歲歲裊長空”的景象得以重現(xiàn)。鼓樓西側為火神殿。天王殿東北墻角有兩塊碑頭,是記錄彌陀寺興衰的最切實的歷史見證。
第二層殿為關老爺?shù)睿⑺苡嘘P平、周倉神像。關公的兩匹坐騎立于門外。據(jù)傳關公的兩匹馬性靈頑皮,常常趁著月色跑出寺院,到田野里啃食莊稼,人們費了挺大的勁才將兩匹馬牽回來,拴在拴馬樁上,并在周圍加了圍欄,又“訴請”關老爺嚴加看管,方才平安無事。老爺?shù)钗餍陆俗o法堂,祀奉著長仙與龍王。原來墊了驢槽的兩頭石獅修復后安放在門兩側。護法堂前有兩塊完整的石碑,是彌陀寺之舊存,記載著捐助者芳名。其中一塊碑記載著施舍銀兩建立西配殿的善氏名單。因全是女性捐款,西配殿廟會期間只供女眷孩童休息,男性嚴禁進入。
第三層為大雄寶殿,正位是如來佛,藥師佛,韋駝菩薩,伽蘭菩薩,十八羅漢等分列兩側。廊柱上懸掛一藍底金字篆書聯(lián)作,內容為“若不回頭,誰替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2005年4月,信眾集資在大雄寶殿前安放巨制寶鼎,香爐各一座。大雄寶殿東西兩側為舊時所建廊房,東側的現(xiàn)為念佛堂。
第四層殿為娘娘殿,供奉著云霄,碧霄,瓊霄娘娘。殿內東墻上有精美絕倫的壁畫,內容與“豐都城”相同,雖不甚完整卻引人思索。娘娘殿西側為地藏菩薩,東側為文殊,普賢二菩薩。
我們聚集在古樹下,稍事休息。魏澤先老師看見了廟宇屋脊上的“五脊六獸”,引起了話題。孫老師又講起了龍生九子的故事。所謂“五脊六獸”,是中國傳統(tǒng)大型建筑宮殿廟宇的裝飾物,在這些建筑的五根房脊的邊緣上,安放著六種燒瓷的獸類小動物就是“五脊六獸”。舊時普通民房是不能安放這些東西的,只有功臣的宅邸,經(jīng)皇帝批準后才可安裝,這稱為“儀脊”,以示殊榮。
所謂“五脊”,就是屋頂?shù)囊桓蠹辜由纤臈l垂脊。所謂“六獸"是神話傳說中的獸類大脊的兩端安放的”螭(音吃)吻",另外四條垂脊分別排列著五種獸類,故而總稱“六獸”。這些六獸,都是龍的兒子,有辟邪鎮(zhèn)邪作用。
我們看著這些屋脊上的龍之兒子,,都不敢亂說話,神情嚴肅地走出了彌陀寺。
李小梅,1970年出生,漢族。遼寧建平人,大專學歷。朝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建平縣小說學會副秘書長。1999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2013年10月入遼寧文學院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研討培訓班學習,2014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瓜田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