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園小記
文化信使/徐志敏 編輯/雅賢
記憶深處,有一個美麗的小菜園。
那是我在高中家屬院居住時,在院里開辟的一個小菜園,約有四米見方,周圍種植花草,里面分成大小不等的幾個菜畦。我的先生是一位生物教師,種花種菜可是行家呢。所以我家的菜園不僅菜長得好,而且非常漂亮。
春天,最先展露生機的就是韭菜,韭菜是宿根,最好侍弄。春分前后,只要給它松松土、施施肥、澆澆水,不出三天,它準(zhǔn)會鉆出鮮嫩的綠芽兒。最好能趕上一場春雨,顆顆新芽兒頂著晶瑩的雨滴,就像在菜地里撒滿了閃亮的珍珠!那種清新,那種情趣,只有種菜的人才能體會得到。
清明前后,我們就種上了豆角、冬瓜、角瓜等,然后用塑料薄膜罩上。這樣,我家的菜就比別人家的早半個月呢。菜園周圍的花,也要適時播種、精心管理。菜園的南邊,從西向東依次是刺玫、百合、芍藥、黃花、白玉簪,這幾種花都是宿根,只需適當(dāng)修剪就可以了。大麗花是塊根、唐菖蒲是球莖,要在秋天挖下來保存好,春天再栽上。至于江西臘、掃帚梅、步步高、夜來香、鳳蝶、鳳仙、石竹等,要根據(jù)花的顏色、高矮、花開時間、花期長短去播種,才能收到色彩相間、參差錯落、次第開放的審美效果。俗話說得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播下希望的種子,你一定會收獲欣喜和快樂!
夏季的菜園是最迷人的。各種鮮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滿園芬芳;園里的菜也是色彩斑斕,生機盎然。水靈靈的黃瓜頂花帶刺,咬一口滿嘴清香;圓鼓鼓的西紅柿擠滿枝椏,下班回來隨手摘一個,吃起來鮮美爽口。綠油油的豆角伍一群仨一伙掛在架上,紫盈盈的茄子羞答答的躲在葉子后面。調(diào)皮的辣椒在菜地里點起了一盞盞彩燈,憨厚的冬瓜葉為果實撐起一頂頂綠傘。兩壟大蔥整齊排列,一畦香菜攜手并肩。小小的菜園,五彩繽紛,清香四溢,美不勝收!
夜晚,一家三口坐在院子里,一邊納涼,一邊澆地。聽潺潺流水滋潤土地,看皎潔月光靜靜灑落。絲絲微風(fēng),送來涼爽;縷縷花香,沁人心脾。沉浸在這恬淡的田園情趣之中,突然感覺倒:這美麗的菜園不就是一首清新的詞嗎?“你又做夢了吧?”先生笑我。“真的。你看這些菜,有的長,有的短,花托里的小紐紐兒,正好做標(biāo)點。”那,詞牌呢?”“微風(fēng)彈奏清平樂,豆角披月浣溪紗;西紅柿掛起西江月,冬瓜上架鵲橋仙。”“瓜菜繁茂永遇樂,鮮花怒放滿庭芳。”先生也想起了兩句,女兒趕緊搶著說:“香菜編織如夢令,韭菜點染沁園春。”美麗的菜園,寧靜的夏夜,演繹了多少美妙的夢想,記載著多少歡快的笑聲啊!
“頭伏蘿卜二伏菜”,拔掉了豆角、茄子等,我們又種上了蘿卜、白菜。盆栽的九月菊填補了某些草花的空白,整齊的菜壟上點綴著茁壯的新苗。“人勤地不懶”,只要肯付出,就肯定有收獲。記得我們第一年種的冬瓜,最大的一個有二十八斤呢。
深秋時節(jié),我們收獲了蔬菜,收集了花籽,平整了土地,等到下一個春天繼續(xù)播種我們的希望與快樂!
現(xiàn)在,隨著高樓的崛起,我們的菜地早已成了地基,不過那份快樂和美好卻永駐心中。
?。▓D片為現(xiàn)在手機隨拍于現(xiàn)在居住的小區(qū)的下沉院)
徐志敏現(xiàn)供職于朝陽縣蒙古族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