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寶塔
文化信使/常毓華 編輯/慶會
我在古城朝陽已生活了許多年。我的呼吸與古城息息相關,我的心與古城的脈搏一起跳動,我的情已寄于古城的山水草木,我的愛也抒寫在古城的春夏秋冬。我竭力揮灑著汗水澆灌著古城的土地,我以動人的鄉(xiāng)音,歌唱著古城古老和現(xiàn)代文明。古城朝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古塔是古城朝陽的象征。
據(jù)史書記載,古城朝陽境內有三座塔,南塔、北塔和東塔?,F(xiàn)存南塔和北塔。清乾隆皇帝途經朝陽曾有詩曰“興中之府朝陽縣,三塔一頹其二存。殘碣猶存張氏記,千秋興廢不堪論”。
我走進古城最先見到的是巍然肅穆的古塔。我出差離開古城熱切思念古城時,心中影像最深的,也是矗立在朝輝中的古塔。
我曾無數(shù)次站在凌河大壩上,仰望高聳入云的古塔。當我一次又一次仰視古塔時,從遠古吹來的風,在我遼闊無垠的胸懷間激蕩著!世間萬物,閃耀著生命的暉光,在我眼前鮮活起來!我感受到腳下深邃的土地在砰砰跳動!
我仰視巍巍寶塔,那建造于唐朝盛世,享有“東北第一塔”之稱的北塔,五世同堂,奇珍異寶放射他最初的燦爛,證明著歷史的輝煌,佛祖真身舍利,光耀千秋!那建于遼代的南塔,靈光縈繞,瑞氣升騰,紫燕呢喃,一派祥和。
我仰視巍巍寶塔,目光穿過遠古的風,我看到 “中華龍鳥”正徐徐起飛,伸展強健的羽翼,穿過茂密的森林,騰空翱翔。“遼寧古果”那嬌美的容顏正含著雨露,映照朝暉,綻開美麗的永恒。我似乎嗅到她怡人的芬芳!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發(fā)掘,將中華民族史提前了1500多年。被譽為“東方文明世紀曙光”。
我仰視古城寶塔。耳畔傳來了古城東部塞外佛教“祖庭”鳳凰山上龍翔佛寺里的頌經聲!我的心頓感圣潔起來。我仿佛聽到那美麗的鳳凰正昂首對著古城長鳴。“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我仰視巍巍寶塔,大凌河清澈的河水流過古城,流過我的心田,蕩滌著著我的血脈!我吟頌起清代詩人沈芝的《凌河懷古》:“西有狼山東鳳山,凌河排空在期間。山至長堡陡一轉,驚濤與之共回環(huán)。憶昨雨漲牛如電,聲如漢楚相攻戰(zhàn)。今朝漲退水依然,恍如澄江靜如練。”大凌河如天然明鏡,映照出寶塔的巍峨莊嚴和古城嶄新的容顏!映照出鳳凰山的奇美秀色,映照出我仰望寶塔的姿影!
我仰視靈光縈繞的寶塔,歷史和現(xiàn)代文明輝映啟迪著我的心。感悟到御賜皇封的佑順寺中,佛教文化的燦爛輝煌!而百年寶寺關帝廟內那對黃、綠、紫三彩琉璃望天吼,正吼出古城新的希望和生機!一個和諧,富饒,美麗的朝陽如巨龍般騰起。
我站在古城朝陽深厚的土地上,仰望巍然肅穆的寶塔,一次又一次……
[責任編輯:雅賢]
小鏈接
常毓華,本名常玉華,網(wǎng)名金鳳凰。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遼寧省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遼寧省散文詩學會會員,朝陽詩詞學會會員,《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朝陽市雙塔區(qū)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1980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在省內外報刊雜志發(fā)表,有作品被收入各種文集及史志中。有散文小說詩文佳句頭題新聞等作品獲獎。著有散文集《快樂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