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山村
文化信使/安春華 編輯/雅賢
昨晚趕回老家,天上下著雪粒一樣的東西,地上濕滑,一路小心。今天早晨,兜頭遭遇一場大雪。這一片山野靜靜的,雪原上沒有任何足跡,只有雪花還在靜靜地飄灑。我們在屋里坐不住了,換上雪地靴,決定出去走走。
一腳踏出去,雪足足沒過腳面。平日再熟悉不過的風(fēng)景,完全換了一種面孔展現(xiàn)在面前。說盛裝一定俗了,說風(fēng)姿綽約則一點(diǎn)不為過。搶過相機(jī),狂拍得意的風(fēng)景。路陡雪滑,一路踉蹌,一路雀躍。
先去山下老人處。那池塘本來修的極拙極丑,但是雪,用它奇妙的畫筆,重新勾勒了它的輪廓。尤其是北面的幾層臺階,層次分明,線條優(yōu)美,紅磚白雪,半塘池水掩在雪里,真的不錯。方塘邊的大楊樹,深色枝條壓著白雪,像極了畫家鐵筆繪就的黑白版畫。通向老人處的石板小路上,雪厚厚的、毛茸茸的不著一痕。水渠邊上的白雪飽滿圓融,水渠里的春水淙淙流淌。
鐵藝小門松掩雪埋,只能低頭走進(jìn)去。來的大杏樹下我們禁不住停下來。大杏樹枝干繁茂,被大雪妝扮得如波如濤,似洶似涌,而樹下的石桌石凳,掩著圓融的厚雪,肅穆靜立。那份靜謐、曠遠(yuǎn),讓人頓感禪意襲身,不由得斂心靜氣。
轉(zhuǎn)過屋前,老人跛著腿正在掃雪,我們給兩位老人拍照,然后幫著掃雪(掃出一條通向外面的小徑),一邊掃一邊可惜。需要不同,審美亦不同。
然后去槐花溝。不斷被路上的風(fēng)景感動。一些平日最不起眼的草莖,也在雪野上搖落一路的風(fēng)情。一路走,一路看,今年的兩場大雪,還真壓彎了許多松樹??床磺迓罚钜荒_淺一腳,竟不覺得累,只是鳥們沒了覓食處,大膽的在人周圍啾啾鳴叫,向人討食。
回程,遠(yuǎn)看對面山上的松原,那一片片松林,像極了裝備齊整的鐵軍壯士。老公忍不住調(diào)侃,大叫:同志們辛苦了!我即興沖著大山“啊~~~ ~~~”的大吼,老公跟著喊:“她的聲音太小了,是吧~~~ ~~~”一路走,一路想著回去給老公做在網(wǎng)上學(xué)的叫“一窩絲”的油餅,他說:好,你烙餅,我做湯。
或許,就要這樣的日子,野叟閑婦,自得其樂。
小鏈接
安春華,教師。一向以為教育是距離人類文明傳承最近的一項工作。喜歡讀書,不求甚解。偶爾寫作,自娛自樂。喜歡結(jié)交有趣之人,敬重一切認(rèn)真生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