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朝陽散文沙龍原創(chuàng)作品
勝利濕地采風之
——⑤日昇寺的風有些柔
文化信使/袁海勝 編輯/雅賢
日昇寺的風有些柔,手把著樹的枝葉輕輕搖。
譬如,古槐的葉子,酷似葵花的花瓣,擺動幅度不超過30度。古松有一丈多高,仰脖看到被密集如麻的針葉挑碎的陽光、金子似的埋沒樹冠。棒子籽兒樹像是攀著松樹長個,比它高出一頭,枝粗葉窄,片片葉子微微顫抖,像剛笑過。柳樹弓著身子、探到路中間了。柳條像尊者的拂塵,眉毛似的葉子留有陽光的吻痕。最奇妙的是一棵槐樹,懷里包裹著一棵桑樹和一棵楓樹,三種不同的樹渾然一體,讓人驚醒世間包容的力量。
樹們準備妥后,把風從枝葉間傳遞出來。我感到一股清涼,像有一只綿軟的手掌撫摸腦門。山路兩旁的經(jīng)幡也隨香風水般涌動,宛若翻開一頁一頁經(jīng)書。
我是舊客,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曾來過這里,寫了一篇《日昇寺》的散文。知道今天還要來后,重新找出來看了一遍。二十年前文字急燥,粗糙,也稚嫩,忽然想起“無知者無畏”。
日昇寺是藏傳佛教,早先年沒有這個規(guī)模,但藏式建筑特點更明顯些?,F(xiàn)在的寺院經(jīng)過了大范圍擴建,融入漢族佛教文化,增添了諸佛法像和殿舍,靜穆莊嚴。我放輕了腳步,聽大殿里傳出的梵樂。梵語(古印度語)誦《大悲咒》:“南無,哈辣達奈,多辣亞耶,南無,窩力耶,婆盧揭帝,素波辣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安。”
聽誦經(jīng),也能讓心安靜下來。我不懂佛經(jīng),只知道《大悲咒》除“南無”( 贊美、贊頌的意思。)之外,都是菩薩的名字。
“菩薩” 是佛位的繼承人,是有大法力、大德性的人。剛進山門,一眼看到觀音菩薩的法像,笑容安詳,慈悲相。慈悲即寒能送暖,熱能賜涼,消彌苦難、安撫心靈。
接下來誦《六字真言》
。“唵、嘛、呢、叭、咪、吽”。鐘磬伴奏,悅耳。此咒即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其意是使眾生從痛苦中解脫,往生清凈極樂凈土的純佛教理念。
無論是《大悲咒》,還是《六字真言》,都是漢藏佛教文化交融的紐帶。作為俗人,只有敬仰和膜拜。
原有守山人的居所,現(xiàn)在翻蓋成喇嘛和居士的起居室。廣場用紅磚鋪過,一條黑黃相間、骨架高大的狼狗見到人來,邁著歡快的碎步迎了出來。有人用手摸它的頭頂和脊背。狗就伸開腰,弓下身子,舒服地眨著眼睛,沒一點霸悍氣。頭一次見到這么溫馴的狗,覺得寺院是個好地方,佛法不僅凈化人類的心靈,同樣也凈化了萬物。譬如夏日的柔風,還有這條通人性的狗。
鮑爾吉原野在《甘丹寺的燕子》里記錄了住持強丹巴說過的一句話:“動物啊,草木啊,都有靈性。你用好念頭對它,它就對你好,這是常識。”
好的念頭,也如佛家所說的“正念”, 使得修行者可以執(zhí)持善的念頭與行為,放棄惡的行為。
可惜,現(xiàn)在有些人不去想這個。6月22日,廣西玉林市舉辦“狗肉節(jié)”,讓心有慈悲的人心寒。何止人類,假如這件事讓這條正圍著人們大腿轉(zhuǎn)的狗知道,會是一種什么心情。
人啊,真應該多來寺院里走走。
午后一點多的太陽換了一個角度,溝口的幾棵古樹先披上金光閃閃的大氅,像德高望重的尊者。小鳥也換上一身綴滿金片的外衣,從大殿的屋脊上飛往樹林,或是從樹林里飛落大殿屋脊,它們像佛與佛之間的聯(lián)絡(luò)員。大殿的屋頂落滿陽光,像包上了金箔。陽光從密布的樹木枝葉中間灑下,整個寺院都籠罩在萬道金光之中,更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神秘。
站在古槐樹前,想起二十年前陪我一起來的朋友,其中有鄉(xiāng)文化站站長,她采了一捧野櫻桃花,青春氣質(zhì)飛揚,一說話臉微紅。她現(xiàn)在還在不在鎮(zhèn)里工作?忘了問馬鎮(zhèn)長了。
小鏈接:
袁海勝,遼寧朝陽縣人,業(yè)余寫作者。遼寧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遼寧散文協(xié)會會員,朝陽散文沙龍成員,朝陽縣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員工。出版散文集《月色河邊》、《永不銹蝕的鑰匙》、《春天鼓掌》。在《人民日報》、《福建文學》、《延安文學》、《芒種》、《鴨綠江》、《散文百家》、《中國文學》、《中國校園文學》、《青?!贰ⅰ哆|寧散文》、《白塔湖文學》、《佛山文藝》、《遼寧日報》、《紅海灘》等報刊發(fā)表過作品,在《今日朝陽網(wǎng)》網(wǎng)絡(luò)媒體發(fā)表過多篇作品。座右銘:進入一種文字的修煉,生活才算完美!
本網(wǎng)聲明
1、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今日朝陽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章的內(nèi)容等未經(jīng)本網(wǎng)證實;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今日朝陽網(wǎng)》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證或者承諾,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