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陽網(wǎng)
時蔬媚盤餐
文/丁文剛 編輯/云楓
天色漸晚,菊霞映紅了西邊天際,人們在熱乎乎的氛圍里,尋覓涼意,自在休閑。
好友博懷邀請我去他家小聚。那是一個叫毓水蓬萊家園的一樓,一處精致的樓外微型庭院躍入眼簾。幾個好友歡快地忙碌著,一邊向我們打著招呼。
庭院四四方方,從一樓陽臺新開通的旁門移出腳步,走下五六級鐵質(zhì)臺階,就踩在庭院的地面上了,小小庭院的裝飾布置便可一覽無遺。方形庭院一分兩半,一半是栽種的時令蔬菜:一池生菜,一池小蔥,一池豆角,一池黃瓜,一池西紅柿,一池紫蘇。庭院另一半由大理石鋪就,顯得素雅、干凈。一張?zhí)僖涡偷淖烂?,放著洗好的各種瓜果、蔬菜。幾只木凳排列一邊,期待著主客落座。
庭院四周用鐵藝銜接焊制,刷著銀白的防銹漆。鐵藝架子上懸著從樓內(nèi)接出來卷成一團(tuán)的紅色塑料水管,隨時可以開閘放水澆園,沖刷地面或清洗物件。兩米多高搭建的天幕,用黑色網(wǎng)格牽引鋪蓋,天幕底下陰涼一片,讓人感到舒坦、誘惑。
好友博懷招呼大家落座,盡情品嘗桌上美食。他說:“邀請諸位前來,主要就是來分享我的勞動成果。桌上蔬菜都是剛采摘、清洗的,絕對是綠色的、信得過的蔬菜,施用的都是農(nóng)家肥,也沒用過農(nóng)藥......”
一陣推杯換盞,轉(zhuǎn)眼桌上蔬菜被一掃而空,而配餐的魚肉之類卻剩下很多。大家嘻嘻哈哈,再次到一旁的菜池去采摘、清洗,拿到桌上繼續(xù)狼吞虎咽。
博懷不時推介著家里的擺設(shè)、裝備,話題總是圍繞著自己的微型庭院而喋喋不休:從春季開始忙乎,白天上班,一有空閑,便侍弄庭院里的角角落落,樂此不疲。
我對桌上被吃光的“紫蘇”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紫蘇,一種綠中帶紫的葉子蔬菜,與苣荬菜相似,略顯單薄一些,吃到嘴里有一種淡淡的薄荷香味,刺激著我的味蕾,細(xì)細(xì)品味,別有一番滋味縈繞在心頭。
觥籌交錯之后,桌上余香未了。大家似乎都有了些許醉意,紅光滿面,談笑風(fēng)生。
我望著庭院的幾池蔬菜,有點(diǎn)分神。
有時蔬陪伴,有綠色相依,有田園入夢,明媚餐飲間,時蔬與時尚媚態(tài)盡出,何樂而不為?這分明是我想要的原生態(tài)生活!
小鏈接:
作者簡介
丁文剛,網(wǎng)名遼西漢子,筆名人在旅途。中國晚報特約攝影師、遼寧省散文學(xué)會會員、遼寧省朝陽市作協(xié)會員,朝陽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北票市作協(xié)副主席?,F(xiàn)供職于北票市交通局運(yùn)輸管理所辦公室。
信奉“秋風(fēng)掃落葉”、“快刀斬亂麻”的行事、為人風(fēng)格,自恃有感性、感恩之心腸,且不能自拔,美其名曰“人性如此,惰性之美哉”。
閑暇喜愛舞文弄墨,有四百余大小塊文字見諸于《人民日報》、《半月談》、《遼寧日報》、《晚晴報》、《朝陽日報》、《燕都晨報》、《遼西文學(xué)》、《作家天地》等報刊雜志媒體,并有報告文學(xué)、詩詞、散文等一些篇什被《川州追夢人》《龍鳥吟》《川州賦》《緣聚遼西博友文集》等采納,博大家一笑而已,不足掛齒,自得其樂也。
敬告媒體朋友:如果需要從《今日朝陽網(wǎng)》轉(zhuǎn)載原創(chuàng)文圖、視頻或其他資訊,請您注明出處。我們感謝您的轉(zhuǎn)發(fā),但請尊重、保護(hù)我們編采人員的勞動成果。同時,本著合作共贏的原則,歡迎與我們聯(lián)系,雙方建立合作伙伴關(guān)系,謀求互濟(jì)發(fā)展!
電話:+86-13464211077;+86-15541652929
QQ:2996382758 郵箱:2996382758@qq.com
微信公共號:今日朝陽網(wǎng)(添加方式:微信→新的朋友→搜索公眾號“今日朝陽網(wǎng)或jrcyw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