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5-14午后重登鳳凰山雷艷華17歲時首登鳳凰山,記憶中只有一條漫長的隧道。忽明忽暗,仿佛我這些年一直在隧道中穿行,看不清你的面容,
2015-5-14午后重登鳳凰山
雷艷華
17歲時首登鳳凰山,記憶中只有一條
漫長的隧道。忽明忽暗,
仿佛我這些年一直在隧道中穿行,
看不清你的面容,如同
看不清生活中的悲與喜。
你是遙遠的傳說嗎?不,你就是時光本身。
是東晉時前燕的雙龍翔舞,
是野鹿回頭的臥佛洞前,
是大遼天授皇帝的香麝崖,駐龍峪,神射泉,
是世人不肯回頭的倒座觀音,
是慈悲的大佛化身成整座山體。
南北朝北魏時期的摩崖石龕,無語訴說著
三燕帝都的繁華,
燕遼兩朝皇家佛寺的興盛。
而今,龍翔佛寺何在?除了斷磚殘瓦;
華嚴寺又何存?
只有嶺上僅存的古鐘,訴說著千年滄桑。
龍山,和龍山,是你的龍翔
福德之靈氣讓清朝的帝王們都畏懼嗎?
康熙年間,龍山改稱鳳凰山。
其實都不重要了,
王朝怎樣更迭,惟你不變,
因你只是一座山,
站在王朝之中,又獨立于王朝之外。
遼代凌霄塔已蕩然無存,
那里建起同樣高高的塔形雷達站,
職責同樣是護衛(wèi),
所以我們還是不要遺憾吧。
好在還有遼時的摩云塔,
矗立在中峰的云接寺內,
連接著古今上下;
還有一株古文冠果樹,
正開著滿樹的茶花;
更有近年新出土的兩佛舍利,
同供奉于七寶塔內,
夜夜時時綻放光華。
降香十八盤,盤如飛龍,
林深樹茂間,峻嶺奇巖,
亭閣高低錯落起伏,
深吸一口氣,
呼吸的是千年古風,
蕩澈肺腑。
時隔二十八年了嗎?
我竟在外漂泊了這么久?
今天回來,我知道
我是終于回到了家。
黃昏的風中涌來千年的梵唄,
而我強忍住眼淚,
心回到了它的歸處,
從此再不用流浪故鄉(xiāng)。
201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