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氏族譜頌
文圖/華玉剛(遼寧葫蘆島)
《遼西華氏族譜》修撰期間,族侄正純寄來一份家傳本支族譜。據譜書記載:本支原籍山東萊州府即墨縣大洲灘華家莊,寄居熱河省建昌縣嶺東白塔子屯。相傳百年前,先人歷經千辛萬苦,尋至山東即墨,敬抄一份本支華氏族譜,為后人留下一部寶貴文化遺產。閱后浮想聯(lián)翩,寫下感言。
一本百年的書卷,
一首動人的詩篇,
一行先人的足跡,
一段創(chuàng)業(yè)的辛酸,
一幕時代的跨越,
一樁凝重的夙愿,
一座家史的豐碑,
一片族人的呼喚!
手捧這殘舊的書卷,
遐想那困惑的當年。
究竟為了什么?
慈母淚涌,
愛父寡言。
兄弟三人,
背負肩擔,
忍離故土,
北上闖關?
冥思苦想,
尋找答案。
為了穿衣,
為了吃飯,
為了生計,
為了繁衍,
為了華氏,
得以承傳!
思考至此,
方得釋然。
吾逢盛世,
由衷感謝,
我的祖先!
手捧這親切的書卷,
遙想那傳說的當年。
一灣清澈河水,
一圍不老青山,
一處向陽寶地,
一片待墾肥田,
迎來新的主人,
白塔子的靜空,
升起幾縷炊煙。
日月如梭,
星移斗轉。
又不知是哪個年代,
也許是人口頻增糧田有限,
也許是天災人禍度日艱難,
于是乎,
當年的情景再現(xiàn),
曾經的歷史重演,
新建屯居部分宗親,
遷居濱江蘭西二龍山,
枝開葉散,子嗣綿延。
敦宗睦族,思敬祖先。
族中有識之士,
開始追根溯源,
不懼音訊隔阻,
不辭旅途辛艱,
嘗盡風餐露宿,
踏破萬水千山,
尋至山東即墨,
成就巨制宏篇。
遐想當時情景,
由衷感謝,
我的祖先。
手捧這熱盼的書卷,
情深淚涌感慨萬千。
樹高須有根,
飲水要思源。
有多少日日夜夜,
有多少華氏兒女,
為你冥思苦想,
為你夢繞魂牽,
有多少日日夜夜,
有多少華氏兒女,
為你東尋西找,
足跡踏遍地北天南。
你是我族人的心靈歸宿,
你是華氏兒女的共同企盼,
你是依循祖制家訓的一盞明燈,
你是承載宗族文化的歷史航船。
有了你,
我們不再茫茫大海孤帆飄泊;
有了你,
我們始能明宗知系血脈相連;
有了你,
我們華氏宗親更加情濃意厚;
有了你,
我們華氏根脈得以世代相傳;
有了你,
我們全體族人空前團結;
有了你,
復興偉業(yè)我們干勁倍添!
想至此,
我倡議:
我們全體華氏族人振臂齊呼,
由衷感謝
——我的祖先!
小鏈接華玉剛,遼寧省建昌縣人,中國政法大學畢業(yè),研究生學歷,律師。歷任建昌縣玲瓏塔公社黨委副書記,革委會主任;朝陽地委組織部干事;朝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庭長、辦公室主任;中共朝陽市委政法委秘書長,副書記;朝陽市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北票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朝陽市司法局局長等職務。先后在《中國政法大學學報》《審判與實踐》《民主與法制》《法治春秋》《中國法制報》等報刊發(fā)表百余篇文章,著有《行政訴訟初探》《司法行政十二年》《桑榆雅韻》等著作。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