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門撿錢不容易,報刊錯字常相遇。此相遇非彼香玉,從來不會唱豫劇??谡f無憑沒證據(jù),聽我隨便舉幾例。
報刊更正,雷打不動
文圖/文化信使 王中原(遼寧朝陽)
出門撿錢不容易,報刊錯字常相遇。此相遇非彼香玉,從來不會唱豫劇。口說無憑沒證據(jù),聽我隨便舉幾例。
某刊目錄有個標題——“一飲一喙,莫非師恩”。順藤摸瓜,找到該頁。發(fā)現(xiàn)該頁標題與目錄一致;細讀正文,正文中寫的也與目錄相同。“一飲一啄”是成語,出自《莊子》,不是“一飲一喙”。
一個字,三處同錯,可見不是老虎打盹疏忽的事。一個“喙”字在作者編者校對審讀者眼皮底下輕松過關,體現(xiàn)了一家雜志的水平。
“在炮火連天的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馮玉祥應校長張伯岺的邀請,到內遷重慶的南開中學做演講,以激發(fā)學生的抗日愛國熱情。”
后文還有兩處,寫的也是張伯岺。張伯苓也算教育界響當當?shù)拿?,竟然一不小心弄成了張伯岺 。
“泰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高;大海容納百川,故能成其大。”這是個駢句,但總覺得不整飭不典雅。
原來,語出李斯的《諫逐客書》,原文為:“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兩相比較,高下立見。
這幾處,都應該在隨后的雜志中進行更正。既改正了錯誤,也體現(xiàn)了對當事人的尊重。可是現(xiàn)在很難在報刊中見到更正欄。
建議報刊開設雷打不動的更正欄,有錯必糾,持之以恒。公布專用電話或電子信箱,如實記錄來電內容和時間。對有價值者支付較為優(yōu)厚的稿酬。
報刊的堅守會促進質量的提高,報刊的坦誠會換來讀者的信任。
2021-12-26 11:27
小鏈接王中原,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欲知詳情,請網(wǎng)搜:朝陽王中原。
[編輯 雅賢 編審 春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