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xiàn)代漢語詞典》“葫蘆”條摘要:果實中間細(xì),像兩個球連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時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觀賞。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1/0313/20210313015502441.jpg)
《現(xiàn)漢》的葫蘆能不能做瓢
文/文化信使 王中原(遼寧朝陽)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葫蘆”條摘要:果實中間細(xì),像兩個球連在一起,表面光滑,嫩時可以吃,成熟后可做器皿,也供觀賞。
疑點一:葫蘆果實就這一種形狀嗎?只有這樣的才叫葫蘆嗎?
疑點二:“可做器皿”,我想知道能不能做瓢。
在我看來,器皿盛物,晝夜不閑,甚至長年累月盛著;工具是手腳的延伸,人若休息,工具擱置,比如剪刀。那么,“可做器皿”,顯然不包括做瓢。
葫蘆不能做瓢,什么能做瓢?接著查。
《現(xiàn)漢》“匏瓜”條摘要:果實比葫蘆大,對半剖開可做水瓢。
疑點一:沒說形狀。既然和葫蘆比大小,形狀應(yīng)該一樣。果真一樣嗎?
疑點二:做水瓢之外,舀泔水的泔水瓢、舀糧食飼料等的干瓢也很常見。不能窮舉,何以不加“等”字或刪“水”字?
?。ā冬F(xiàn)漢》“瓢”條:用來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頭挖成的。)
疑點三:匏瓜既然比葫蘆大,可不可像葫蘆一樣做器皿,用來盛酒等液體?
《辭海》“葫蘆”條摘要:亦稱“蒲蘆”。果實因品種不同而形狀多樣,有作藥用和食用的,有作盛器或水瓢的。
要點一:葫蘆形狀多樣。
要點二:有作盛器或水瓢的。
“匏”條摘要:葫蘆的一種。對半剖開可做水瓢?!对姟访珎鳎?ldquo;匏謂之瓠。”
“匏瓜”條摘要:匏瓜大多不作食用,故用以比喻人不受重用。
辨析:瓠(瓠瓜)也是葫蘆的一個變種,瓠果長圓筒形,是蔬類。與葫蘆和匏瓜差別很大。毛傳雖說“匏謂之瓠” ,二者還是不能簡單畫等號的。
結(jié)語:一本辭書不夠用,多翻幾本好處多。
2021-04-06 19:44
小鏈接王中原,漢族,1947年生。函授中文專科學(xué)歷,中學(xué)高級教師(已退休)。系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咬文嚼字》雜志特約審校。曾為《語文學(xué)習(xí)》《演講與口才》等期刊業(yè)余審校數(shù)十年。近年撰寫繞口令400余則。個人原創(chuàng)繞口令專集《繞口令教你巧舌如簧》(趙立濤點評),被列入“新編播音員主持人訓(xùn)練手冊 ”叢書,由中國傳媒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0222/20200222090238413.jpg)
[編輯 立軍]
![](http://thealdertree.com/uploadfile/2020/0222/202002220902453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