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鈣:《算法統(tǒng)宗》里有個“以碗知僧”的題,也是歌謠體:
玩偶郝帥和高鈣(16)
文/文化信使 王中原(遼寧朝陽)
高鈣:《算法統(tǒng)宗》里有個“以碗知僧”的題,也是歌謠體:
巍巍古寺在山中,
不知寺內幾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
恰好用盡不差爭。
三人共食一碗飯,
四人同嘗一碗羹。
請問先生能算者,
都來寺內幾多僧。
郝帥:合轍押韻,淺顯易懂。
高鈣:好是好,現(xiàn)在不時興了。你能用現(xiàn)代模式轉換一下嗎?
郝帥:小菜一碟,你聽著——
有個古寺,僧人進餐時,每三人共吃一碗飯,每四人共喝一碗羹湯,恰好用了364只碗,問寺內有多少僧人?
高鈣:也可以這樣寫——
三僧共飯,四僧共羹,恰用碗三百六十四,問僧幾何。
郝帥:也許還有更奇葩的表達。
高鈣:有啊。還有用英語表達的。
郝帥:我就會!雖然會表達,但我不會算。
高鈣:問你姥姥??!
郝帥:她沒念過書,不會列方程。
高鈣:她準會算,因為我姥姥也沒列方程。
第二天。
郝帥:我姥姥真厲害,聽了我的題,伸出食指一比畫,就報出數(shù)來了。
高鈣:你用英語說的?
郝帥:我用白話說一遍,用文言說一遍,用英語說一遍。
高鈣:你應該問問她的解題思路。
郝帥:她說了。
每桌十二僧,
每桌碗七個。
既知碗數(shù)目,
易知僧幾何。
高鈣:這是你姥姥的原話?
郝帥:我轉譯的。
高鈣:讀者朋友,還有紅包。
2020-11-22 16:43
小鏈接王中原,漢族,1947年生。函授中文??茖W歷,中學高級教師(已退休)。系今日朝陽網(wǎng)文化信使,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咬文嚼字》雜志特約審校。曾為《語文學習》《演講與口才》等期刊業(yè)余審校數(shù)十年。近年撰寫繞口令400余則。個人原創(chuàng)繞口令專集《繞口令教你巧舌如簧》(趙立濤點評),被列入“新編播音員主持人訓練手冊 ”叢書,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編輯 雅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