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原繞口令第424則——拼圖
文/文化信使 王中原 評論/吳守貴(遼寧朝陽)
小瞿拼圖拼了條魚,
小徐拼圖拼了頭驢。
小瞿拼成了驢尾巴魚,
小徐拼成了魚尾巴驢。
小瞿陪著驢尾巴魚下水池,
小徐騎著魚尾巴驢趕大集。
驢尾巴魚游泳像笨驢,
魚尾巴驢擺尾像木魚。
驢尾巴魚把尾巴給了魚尾巴驢,
魚尾巴驢把尾巴給了驢尾巴魚。
小瞿找不到驢尾巴魚,
小徐找不到魚尾巴驢。
2020-01-02 18:55
附:
解讀中原老師繞口令《拼圖》
天天向上幼兒園,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大凌河北岸。幼兒大班有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其中,瞿龍、徐虎兩位小朋友更是活潑可愛。
一天上拼圖課,老師要求每位小朋友都要拼出一個完整的圖形,拼什么圖案自由選擇。
瞿龍小朋友選擇拼一條大魚,徐虎小朋友想拼一頭小毛驢。瞿龍拼成了驢尾巴魚,徐虎拼成了魚尾巴驢。瞿龍陪著驢尾巴魚去泳池游泳,徐虎騎著魚尾巴驢去趕集。驢尾巴魚下到水里,干擺尾巴就是游不走,出了大洋相;魚尾巴驢上集,一路上被人們議論紛紛,說它長得不倫不類像個妖精,遭到冷嘲熱諷。
驢尾巴魚百思不得其解,我是魚類到水里怎么游不走呢。回頭一看,原來尾巴不是魚類的。魚尾巴驢趕集遭到人們的冷嘲熱諷,開始大惑不解,后來看到自己的尾巴不對勁兒,才恍然大悟,我們大名鼎鼎的驢氏家族怎么長條魚尾巴,實(shí)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驢尾巴魚和魚尾巴驢都有自知之明,深知家丑不可外揚(yáng)的道理。它倆一商量,悄沒聲地將尾巴互換,各得其所,躲一邊兒偷著樂去了。
小瞿龍找不到驢尾巴魚,小徐虎也找不到了魚尾巴驢。它們到底去哪里了呢?
作者獨(dú)具匠心,用擬人的手法,將本來波瀾不驚的《拼圖》繞口令寫成有聲有色、栩栩如生的童話故事,實(shí)屬不易。
通過這則耐人尋味的繞口令,我感覺作者盡管年齡已過古稀,但心仍然年輕,童心未泯、充滿朝氣。作為一名退休多年的優(yōu)秀的高級教師,他深知培養(yǎng)學(xué)生的動手能力,對將來的成長以及到社會工作有多么重要。所以,他心里一直放不下孩子們的手工制作。學(xué)生的動手能力,在他看來與學(xué)習(xí)成績同等重要。
作者不顧年高體弱,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夜以繼日地搞創(chuàng)作,且樂此不疲。為把文章寫得通俗易懂,還動手配圖。近期配置手繪圖的文章不少,如《等車》一文,配有等車不來學(xué)定理手繪圖一張;《分區(qū)設(shè)色說地圖》一文,配有手繪圖多張;《考證一則繞口令》一文,配有扇面圖……
[編輯 立軍]